古代七夕節習俗:
1、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後世。在七夕時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的人為得巧,遲完的人稱之為輸巧。
2、喜蛛應巧: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緻起于南北朝之時。曆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
3、投針驗巧: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4、種生求子: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将綠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
5、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裡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