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産
——元氏車汪溝泥陶制作技藝
李占強、孔祥登
車汪溝村位于元氏縣西南萬花山的東南麓。泥陶工藝由來已久,瓶皿盆缸罐無所不有,那時的金屬、塑料制品廖廖無幾,因而這些土陶制品是農家日用器具的主宰,汲取淘舀餐飲遺溺漿洗淹漬無所不用,故此,泥陶業可謂興矣!
這裡的山屬紅褐色頁岩石,日久風化的紅褐色泥土在雨水或融雪水的沖刷下,淤集于山腳下或緩處的凹槽裡,這便是制陶的珍貴材料。加之制陶人的巧妙構思精湛技藝,一流的質量與花樣繁多的造型、惟妙惟肖的傳神圖案,聞名方圓百裡。俗稱車汪溝瓦罐響當當、一套一套的。擊陶聽音是鑒别其内在質量的主要手段,車汪溝的陶制品能夠長久保存,是制陶的手藝人們秉承了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認真的工作精神才能夠流傳下來的。然而,随着時代的變遷,這項手藝頻臨失傳,急需傳承并将其發揚光大,難以釋懷的老藝人們自發組織起來,恢複了生産。
在群山披綠,萬卉競芳吐豔的陽春三月的一天,我們一行五人在民俗張會長的帶領下,拜訪了車汪溝陶泥制品的老師傅們。當我們進入座落在萬花山下這個山村時,民俗會員姚老師早早地站在村口等侯我們了。在他的引領下,我們走進了一座新建的農家庭院裡,這就是老一輩制作陶泥品的傳承人班景瑞、班貴堂、麼群玉的手工作坊。三位老師傅熱情地迎接了我們。
這庭院的的近牆處用塑料布覆着的一大堆紅褐色泥巴,是精心淋制的原料,須醒至六、七天才能用,西屋的右廂房的地上,有兩塊直徑約一米的木質圓盤,平行于地面而略有凸出,右邊的是工作台(塑胎坯 ),左邊的是用人力(手搖)的動力裝置,兩圓盤相隔一米五左右,用寬約五厘米的傳送帶連接着,工作台的旁邊一米高石案上是反反複複揉搓好的擀面杖粗細的泥條,以待制坯而用。他們制作陶泥盆用的設備極其簡單和原始,就是兩個大木頭圓形轉盤,一條窄布傳送帶和一根豎立的長木棍。那根豎立木棍下端固定在一個圓木盤的邊沿,上端被一個小鐵環套住,這木棍好比現代機械内部的曲柄吧。
七十三歲的班景瑞和六十八歲的班貴堂給我們親自操作了制作全過程。
精神矍铄的班景瑞老人坐在主操位上,先用泥水把圓木盤的中間塗濕,然後從揉搓好的陶泥上拽下一小塊來放到圓盤的中間,再用右手掌輕輕地拍那塊泥,左手緩緩地轉動圓木盤,很快那塊陶泥被拍成圓餅狀,圓餅的邊沿要留下均勻的指印。
班景瑞從右邊的石案上拿起一塊扁狀泥條,然後将泥條彎曲夾住那凹槽上面沿進行磨擦,四指在内,拇指在外,左手不停地更換工具配合着,那泥凹槽在他靈巧的雙手熟練的操作下,泥槽慚慚變大、變圓、成杯、成碗、成盆……最後由班貴堂用一細絲把做好的陶件擦底部拉割下來搬去晾幹,再放在窯裡用柴火一千多度高溫燒制。出窯後成棗紅色,一敲清脆悅耳聲音好聽才是上好制品。我們都禁不住為老人家高超的技藝而贊歎。
七十七歲的麼群玉老師傅說自己二十多歲開始學做泥盆,而今歲月流逝五十載,他一直沒有扔掉這項技藝。他還介紹開采以及和制陶的過程 : 最初先用镢頭把陶零土挖出來晾幹,然後,再像淋石灰那樣将晾幹的陶零土儲存到事先挖好的大坑 ( 窖 ) 裡備用。
我們還參觀了他們燒制泥盆的新窯。麼群玉說燒制泥盆最重要是掌握火侯,不然隻要燒壞一個泥盆其它的就會塌陷毀壞而前功盡棄。三位老人為車汪溝泥盆事業奮鬥了多半生,古稀之年仍精神飽滿幹勁十足,但遺憾的是這項祖傳千年的事業後繼乏人,他們多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得到傳承下去啊!
車汪溝的泥盆事業一定不會失傳的,正如開滿山坡的群葩一樣争奇鬥豔,綻放光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