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拿出那天給她買的圖畫書,讓我給她講故事,要知道在這個方面我是從來沒有天賦并且從未展示過,硬着頭皮,隻好拿起書,拼命地想用所謂“有感情”的朗讀。
我盡量聲情并茂地讀“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
寶寶也學着我的語氣,張大嘴巴,并攏着雙手,也學着我的樣子喊起來……
當我讀到牧童第二次喊“狼來了”的時候,寶寶很着急地問:“他爸爸呢?他爸爸怎麼不陪他?”
這個問題讓我有點犯難,隻好結合日常生活告訴她,牧童的爸爸上班去了,需要掙錢給他買好吃的、好喝的,還有買好看的衣服,他自己一個人在山上放羊,還有許多村民在照看着他。
但是,就是這樣,寶寶突然就帶着哭腔問:“他爸爸為什麼不陪他?”“不要上班,陪他嘛!”
也許是寶寶感覺到了危險,也許是寶寶骨子裡有着人性最善良純真的因子,她搶過圖冊,指着上面不管不顧地要找到牧童的爸爸,一定要他爸爸陪着他!
于是,我隻好“忽悠”寶寶了,臨時自編為:牧童在呼叫救命的時候,他的爸爸和許多村民一起沖過來保護他,并且陪着牧童一起放羊,牧童就再也不害怕了,從此過上開開心心的日子。
我不知道寶寶能不能聽懂,但能感覺到她的要求就是牧童的爸爸要陪着他,這樣才會告别孤獨,這樣孩子才不會害怕,孩子需要親情,需要有所依靠!
當我告訴寶寶,牧童的爸爸來陪他了,你開心了嗎?寶寶點點頭,随後就放心地進入了夢鄉。
記得在一些書評,也有人在質疑“狼來了”故事所要表達的寓意,當我們在用這個故事去教育孩子要誠實的時候,是否曾經考慮過孩童的真實思想。我的孩子剛過三周歲生日,在她的世界裡,她離不開親人的照顧,她還不是完全知道“狼來了”之後可能存在的危險狀況,但在她稚嫩的思維裡有個規避風險的辦法就是需要爸爸陪着,或者說,她對于人們讓一個孩子單獨去放羊的理解為殘忍。慶幸的是,寶寶阻止我把故事繼續下去,難以想象如果将故事中狼來了之後血淋淋的場面描述一下,她的心靈世界是否受到沖擊。
或許,在寶寶能夠接受自然界這個“弱肉強食”的生存規則以後,在她能夠感悟到誠信法則之時,我還會将這個故事作為引子,但我會盡可能剔除其中的陰暗、血腥乃至虛僞。狼來了之後,是所有人的責任,除了孩子。
惟一的寬慰:父女一起度過了溫馨的夜晚!親情在由暗到明中蕩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