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09:16:00

  吉釣島,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地處福建福清、長樂、平潭三地交界,這裡沒有道路或橋梁與大陸相連,島内居民進出全靠渡船。天氣惡劣時,風急浪大,渡船隻能停運。57歲的王錦萍是島上唯一一名醫生,已經在這裡堅守了34年。

  将衛生所搬回家 她的一人診所24小時接診

  王錦萍是土生土長的吉釣島人,1985年,她畢業于當時的福清衛生學校,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中專生,王錦萍本可以選擇在城鎮醫院工作。王錦萍的叔叔是鎮上衛生院的醫生,休息時經常回島上給居民看病。他的一句話,讓王錦萍留在了吉釣島。

  “我叔叔說這島上不能沒有醫生,你還是回到島上來。”

  當時的吉釣島常住人口大約1000人左右,當王錦萍作為醫生回到島上時,島上終于有了一名常駐醫生。大家不需要再像過去那樣,需要醫生時,隻能渡海出島。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在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小島上)(1)

  王錦萍看診,不分白天黑夜。在吉釣島沒有通電的那些年,王錦萍晚上看診,都是在煤油燈、蠟燭的微光下進行的。王錦萍遇到的麻煩,不止這些。最初,診所的房子是租的,房東一有需要就把房子收回。焦頭爛額之下,王錦萍幹脆把衛生所搬回了家。

  “那時候孩子還小,每天晚上人家來敲門,我們全家人都醒了,感覺太苦了。”

  冬天蹚水去挑藥 她落下了風濕的毛病

  衛生所隻有王錦萍一個人,除了看病,其他的事情也要她自己打理,比如取藥。醫藥公司隻負責将王錦萍訂購的藥品送上船,到達吉釣島後,她需要用扁擔把幾十斤甚至上百斤重的藥品挑回衛生所。海島路陡,挑着擔走路非常吃力。以前沒有碼頭,退潮時,船無法靠岸,王錦萍就挽起褲腿,蹚着水到船上拿藥。冬天海水寒冷刺骨,王錦萍落下了風濕的毛病。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在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小島上)(2)

  小島上的接生員迎接200多個新生兒降生

  作為島上唯一一名醫生,王錦萍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疾病,内科、外科都要看,創傷性的縫合也是她親自上手。回到吉釣島後不久,她發現島上的孕婦生産有困難,她就專門離島進修學習,開始為島上的産婦們接生。

  “第一次幫人家接生很緊張,醫院接生醫生護士那麼多人,島上隻有我一個,我就自己跟自己加油。”

  從中專畢業回到島上,到2001年國家叫停家庭接生,十多年的時間,王錦萍在島上共迎接了200多個新生兒,無一出現問題。

  與家人多年分離 想的時候 聽聽聲音也是好的

  1993年,按照政策,王錦萍的母親和弟弟妹妹的戶口都随同她在鎮上工作的父親調往了福清市的海口鎮。王錦萍也因此面臨着是否和家人一起離島進城的選擇。

  “這邊很辛苦,有時候會想别幹了。但這島上有很多老人,老人家依賴我就像依賴自己的孩子一樣,我走了他們怎麼辦?”

  1994年,王錦萍的大兒子離開吉釣島進城讀書,按照當地習慣,孩子離島進城讀書都要媽媽一同進城陪讀。但王錦萍舍不得離開吉釣島,就把孩子托付給了在城裡的母親和弟弟妹妹。

  2002年,王錦萍的小兒子也要離島進城讀書了,由于一直覺得虧欠孩子們,這一次,王錦萍下決心離開吉釣島,陪小兒子進城讀書。

  “我跟一位來看病的老人說我要陪小兒子去讀書了,老人說你去了我們沒有醫生了,這麼多老人不是等死嗎?聽到他這麼一說,我眼淚都流出來了。”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在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小島上)(3)

  老人的這句話,讓王錦萍打消了離島的念頭。她為兒子辦理了寄宿,再次把兒子托付給城裡的父母和弟弟妹妹。王錦萍的丈夫也常年在外,小兒子離島後,一大家子裡隻剩王錦萍一人還生活在島上。

  “晚上10點多就沒什麼事了,會跟孩子打個電話,聽到聲音也是好的。有時候實在想,就打開電視,分散點注意力,孩子們長大了都說理解我,但我有時候也會覺得我這母親做得……”

  “有人問你的工資有多少?你說多少就多少”

  時代在發生着變化,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離島外出謀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留守吉釣島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84歲的林道康是吉釣島人,患有塵肺病,平時無人照看,王錦萍定期過來給他做檢查、抓藥治療。

  “他們的病我很了解,該吃什麼藥,對什麼藥過敏。他們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吃什麼藥過敏。”

  島上居民很多不識字,每次給他們抓藥的時候,王錦萍都會在藥瓶上做好标記,提醒居民按劑量服藥。

  “在藥瓶上畫橫線,一橫就是一次,兩橫就兩次。”

  對于林大爺這樣的病人,王錦萍隻收取很少的費用,或者幹脆不收費。這也是她為什麼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從不花錢雇人的原因。雖然吉釣島上的診所隸屬于當地的衛生系統,但王錦萍并沒有固定的工資,她隻能靠坐診賺取微薄的收入。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在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小島上)(4)

  “有的人很不理解,覺得你在這兒圖什麼?你一個人在這兒過這樣的生活,國家給你的工資應該很高,不然你怎麼撐得住?我不解釋。有的人過來問你每個月工資有多少,有沒有五六千?我說你說多少就多少。”

  身體受傷挪到病人家看病 退休後繼續留在島上

  醫生不是鐵打的,也有頭疼腦熱的時候,也有遭遇意外的時刻。這時候,王錦萍隻能依靠自己。

  有一次,她在出診的路上摔斷了肋骨,在她的傷還沒痊愈時,就有老人的孩子找過來,說自己的母親生病很嚴重了,無法下地,無法進食,讓王錦萍去輸個液。王錦萍忍着疼痛,一瘸一拐,挪到了這位老人家。

  這個人在這個島裡沉睡了30年了(在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小島上)(5)

  “老人家很内疚,你自己都這樣了,還過來給我挂吊瓶。我就安慰她,挂完慢慢挪回來,第二天再慢慢挪過去,繼續幫她挂。”

  如今,王錦萍已經57歲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他的兒子、女兒都已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他們希望王錦萍能回城裡跟他們一起住,共享天倫之樂。但王錦萍還是選擇留在島上。隻有每年春節的時候,全家人才會在福清市團聚幾天。

  “大年初一過去,初二就回來。不放心島上的老人,我生怕他們深更半夜出什麼狀況,沒地方找醫生。我很少出去旅遊,出去了也記挂島上的老人,還不如不去。”

  “如果身體允許,我會繼續留在島上,為村民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