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8:08:46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1

深秋的河灘上,一叢叢,一片片随秋風飄曳的蘆葦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碎散的花穗熠熠生輝,紫紅的、灰白的、雪白的,像搖旗呐喊的士兵一樣,個個威武雄壯,鋼強有力,任由秋風的呼号,依然矗立葦杆的頂端,成熟的穗子随風的吹起,飄起來的花絮,在風中蕩漾,仿佛雪花一樣。

蘆葦是一種耐寒、耐幹旱、耐水澇、耐鹽堿的植物,根系龐大,在河灘,田邊,灘塗地經常見。春天蘆葦才發出來的嫩芽,也是牛愛吃的,農村很多人家割來作為牛飼料。蘆葦是防護堤壩不受洪水襲擊的植被,根系發達,牢牢地紮根于石縫中,為堤壩形成保護屏障。

蘆葦在古時被稱之為“蒹葭”。那首脍炙人口的詩經“秦風”,上千年來,廣為流傳,成為千古絕唱。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跻。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描畫了情景交融、觸情見景既寫明了主人公此時所見的自然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感受,與詩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緻的。詩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這樣一幅秋涼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體的表現。可見,蘆葦不是一般的泛泛植物,而是有着愛情凄美的感人寓意。詩人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創造的一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的意境。

有人說蘆葦是有思想和靈魂的,“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随風而蕩,卻止于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為物,瞬息消亡。”看似随風飄搖不定,花兒随風飄蕩,四處飛揚,但最終不離其根,正所謂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深秋的河灘,有了蘆葦的點綴,變得生機勃勃,怒放的蘆葦花,雖沒有牡丹的大氣,玫瑰的香濃,荷花的高雅,但是在這深秋時節,似霧似雪,也别是一番景象。河水變小,河面變窄,河水靜靜地流淌,沒有了嘩嘩的水聲,坐于一片片蘆葦叢邊,呼吸着略帶涼意的秋風,仰看天空中忽來忽去的朵朵白雲,陽光透過随風搖曳的蘆葦杆縫隙照射過來,仿佛有點熱,仿佛又不熱,光、影、花,一幅詩意情畫的秋景,偶爾能遇見幾個垂釣的,坐于水邊,懶散的提一提水中的浮漂,難得一次魚兒咬鈎的機會,慌忙的提起魚竿,隻是貪食的一條小魚,雖然魚兒小,那也是别有一番樂趣。北宋詞人潘阆的一首“酒泉子: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裡,白鳥成行忽驚起。别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寫盡了秋日西湖的景色,想起漫遊西湖, 整天站在樓台上,扶欄遠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兩兩的釣魚小船, 小島上天高雲淡的秋色。最難忘的是,一陣悠揚的笛聲隐隐約約地從蘆花蕩裡傳出時, 驚動了栖息在那裡的白鹭, 它們倏地成群飛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豔羨神往, 辭别西湖,閑暇時, 又撩起我垂釣的情趣,開始整修釣魚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涼爽闊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蘆葦叢中是鳥兒天堂,一群群不同顔色的小鳥,忽東忽西,飛來飛去,一會兒在水面上掠過,一會兒在天空中翺翔,一會兒上下翻飛,來去自如,一會兒又鑽入蘆葦叢中,蘆葦的花頭上,小鳥的爪子緊緊地攥緊蘆葦杆,随風搖蕩,鳥兒歡聲歌唱,用它們自己的語言交流着,鳥語傳遞着友情愛情親情。偶爾,也會有調皮的鳥兒相互之間,鬥鬥嘴打打架,相互啄幾口羽毛,然後又箭一般的各自飛去。蘆葦蕩就是鳥兒們的庇護所,蘆葦叢裡有很多鳥巢,那是鳥兒們,一口一口辛勤銜來的幹草,編制成一個個小窩,好似人類的房屋一樣,住進去孕兒育女,繁衍生息。有時也有大一點的灰鹭、白鹭從蘆葦叢裡展翅翺翔,飛到河水中,伸長了脖頸,兩個小眼睛目不轉睛注視着水裡的動靜,發現有小魚,一頭紮進水裡,張口釣住,迅速的撲閃着翅膀,飛向河邊的樹上,也許那樹上有它的鳥窩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2

在我們家鄉,過去河灘上到處都是成片成片的蘆葦v叢,到了深秋季節,滿河灘的蘆葦花,開在稍涼的秋風裡,媽媽就會帶着我們,拿着鐮刀到河灘上割蘆葦杆,發黃的蘆葦葉像刀子一樣,割的手上一道道血口子。媽媽說:“要選蘆葦杆粗壯端直的割。”我還想不通,不就是割蘆葦杆回去當柴火燒嗎?還至于非要挑又直又端粗壯的。媽媽笑着也不回答,隻有一句,讓你割,你就割,那恁些話。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3

我也不知道媽媽到底割這葦子杆回家幹啥。隻好聽她的,這一叢那一墩的挑揀粗壯的割,成熟的蘆葦花經我們一搖,仿佛飄雪花一樣,落在我們頭上,小小的花穗,毛刺刺的,紮的臉生疼。

在割蘆葦杆時,媽媽還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說是有一戶人家,孩子十幾歲媽媽死了,後來他爹又給孩子找了個後媽,後媽不待見後夫的孩子,飯也不讓吃飽,衣也不讓穿暖,孩子就是有娘生沒媽養,成天踢啦個鞋,東竄西逛的,鼻涕鼾水的。到了冬天,孩子該穿襖子了,由于棉花缺,後媽也心狠,也舍不得給孩子做棉服,就在河灘上撸些蘆葦花回去晾曬後,當做棉花,裝在孩子的襖子裡。過年了,孩子穿上後媽給做的“新棉襖”,喜得屁颠屁颠的,逢人就說:“媽好,媽好,媽給我做新襖子了。”村裡人也都說他後媽變了,對娃好了,知道心疼娃了。誰知道,娃穿了幾天的新襖子,蘆葦花蕊都從襖子面上冒出來了。娃子凍得鼻涕鼾水長流,小臉通紅通紅,嘴裡喊着冷,凍死了。村裡人說:“這娃不省事,後娘過年了給做件新襖子,還說冷。”後來,有個大嬸,摸摸娃子身上的襖子,才發現了,他後媽用蘆葦花代替棉花給娃子做襖子的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全村人都知道了,紛紛譴責這個女人,後來,這個女人面子上挂不住,過了年跑了。

媽媽說:“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說着還眼淚婆娑。

蘆葦在我們農村叫“棒棒杆”,可能是入冬以後,人們割回家當柴火燒吧。媽媽帶着割回家的蘆葦杆,在院子裡從新整理,剝去蘆葦杆外層的葉子,剪掉蘆葦花,放在院子裡的陰涼處陰幹,農活閑的時候,媽媽把這些蘆葦杆拿出來,量了飯鍋的尺寸,用線繩把蘆葦杆橫豎錯開上下縫上,然後剪掉四周長短不一的多餘部分,再在中間縫上一截,上下一紮,當作提手,這樣一個鍋拍兒就做成了。

媽媽不給我們說割蘆葦杆幹啥用,到現在揭開了謎底。媽媽心靈手巧,一個冬天,能紮幾個。這些蘆葦杆拍子,蓋鍋、蓋酸菜缸、蓋面缸、蓋水缸,包餃子放上面不粘餃子皮。至如今家裡還在用媽媽紮的手工鍋拍子,隻不過已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空留傷悲。

記得小時候到了秋收以後,生産隊組織群衆到河灘裡開展“農業學大寨”活動,搞治河改地造田運動,把河岸邊的蘆葦都挖掉,平整以後再在上面墊上一層土,就成了一塊塊田地了。人群轟動,紅旗烈烈,高音喇叭播放着革命歌曲鼓勁加油。轟轟隆隆的聲音,不時的驚起藏在蘆葦深處的鹭鳥,一隻隻揮動着翅膀,伸着脖子蹬着雙腿,奮力的沖向天空。有的在天空中盤旋一圈,又落入蘆葦的深處,隻聽見鳥鳴聲不見鳥兒影。落日的餘晖裡,蘆葦花在風中飄搖,鳥兒靜立于河水邊,雙眼注視着水面,捕捉着食物,悠閑地等待,白鳥的身姿倒影于水面,一幅絕美靈動的水墨畫。“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深秋的蘆葦花随着冬季的來臨,會慢慢的枯萎,腐爛。過去人們割回去燒柴,繕房;在沒有環保概念時候,大多是點一把火,放為放牛人取暖的柴火;蘆葦就這樣在季節的輪回中自生自滅,化為大地的塵土,第二年春來再發,又是一派郁郁蔥蔥,繁茂昌盛。

現在人們把蘆葦種在公園湖邊作為景觀植物,深秋開花季節特别美觀。在濕地公園,經常可以看到蘆葦優雅的身影。 蘆葦新品種,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溫、抗倒伏,筆直、株高、梗粗、葉壯,成活率高,短期成型、快速成景。蘆葦生命力強,易管理,适應壞境廣,生長速度快,景點旅遊、水面綠化、沼澤濕地、置景工程、護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選,為固堤造陸先鋒環保植物。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1

一株小小的蘆葦,被視為柴草,最不起眼的最普通的植物,已經走進人們的生活中,秋天開花的季節,在濕地公園裡,自拍的,拍婚紗的,都來和這美麗的花兒合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鮑安順《十月蘆花》裡的一段話,畫龍點睛的形容了蘆葦花的美,蘆葦花的韻。引用哲學家卡斯帕爾的一句話:“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人的生命如蘆葦般脆弱而優美,低頭而輕松,沉思而快樂……我們還可以這樣思考,在陽光下清純的秋水之中,我們比蘆葦有時也多了一些幽秘、羞澀、平凡、脆弱、憂郁……單薄得像一支風中邂逅苦雨的蘆花,沒有了甯靜恢弘的美麗,沒有了欣欣向榮的喜悅,也沒有了浪漫快樂的執著追求……可是無論如何,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宇宙空間,高貴的人總是比蘆花多了一點思想和靈魂的光輝。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6

春天蘆葦花的樣子(秋天的蘆葦花)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