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純正的中國人,對臘八這個節日一定是不陌生的,每到臘八節的時候,人們都有很多的儀式感要去完成,這些儀式感不隻是因為節日的到來,同時也是表達對祖先的優良傳統美德進行傳承的一種方面,對生活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臘八節是每意年的農曆十二月八日,這一天從古時候開臘八節具體時間始就被稱作是臘八,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并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
臘八的時候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這是因為臘八節是佛教當中最盛大的節日,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銷骨立,遂發現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一牧女呈獻乳糜,食後體力恢複,端坐菩提樹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舉行法會,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大刹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在臘八的時候,家家都會帶着自家的孩子去凍冰,這是因為凍冰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表達了勞動人民期望豐收的美好願望。在一碗清水裡,大人用紅蘿蔔、白蘿蔔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台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裡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兆着來年小麥豐收。然後将冰塊從碗裡倒出,五顔六色,晶瑩透亮,煞是好看。孩子們人手一塊,邊玩邊吸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