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有關羽絨服的話題就會登上熱搜,目前市面上的羽絨服産品非常多,其中購買的的時候要看幾個指标,此外,很多人比較關心的就是價格了,那麼,羽絨服價格為什麼一年比一年貴?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買羽絨服一定要看的三個指标
又到了添置羽絨服的時節,充絨量、含絨量、蓬松度作為影響羽絨服保暖性能的三個指标,你知道它們的含義以及達标标準嗎?
1、含絨量
含絨量是指衣服裡填充的絨毛所占所有填充物的比例是多少。同等條件下含絨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
高檔羽絨服的含絨量可達90%,按照我國羽絨服的國家标準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于50%。值得注意點是80%是一個分界點,高于80%的一般用的是鵝/鴨胸腹部的毛,低于80%的一般用的是鵝/鴨翅膀下的毛,兩者的保暖性有很大差異,原材料價格甚至是倍數的區别。
2、充絨量
充絨量指的是充進羽絨服的實際羽+絨的含量克數,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充絨量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則更加優異。
一般大家在商場選購的生活日常使用的短款羽絨服充絨量在80-120克區間,長款羽絨服充絨量在110-140克之間。
如果是專業的戶外運動要求,比如極限條件(-50到-20度)含絨量達到300克以上,酷寒條件(-30到-15度)充絨量200-300g左右。
3、蓬松度
蓬松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占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中國2016年9月起實施的由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制定并推出的《羽絨分級标準》也是用蓬松度作為劃分标準,分為“A”至“AAAAA”五個等級。
有種說法是,充絨量和含絨量代表了絨的“量”,而蓬松度則決定了絨的“質”。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數越高,保暖功能越好。
羽絨服價格為什麼一年比一年貴
對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是購買羽絨服的價格,可最近幾年以來,羽絨服價格一年比一年貴。
羽絨服價格為何越來越貴?可以從行業發展現狀、消費群體及需求變化及其他市場因素等多方面來看。
首先,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中國羽絨服市場正邁向品質化及品牌向上的發展新階段。
目前羽絨服市場發展競争激烈,不同品牌提供不同售價區間的羽絨服。
特别是以加拿大鵝為代表的國際高端羽絨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進一步激活了國内羽絨服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國産羽絨服品牌不斷向上突破,推動産品升級和品牌升級。
國内頭部專業羽絨服品牌,在鞏固原有市場地位的同時,正全力品牌向上,推動羽絨服品牌邁向品質化和高端化,自然羽絨服售價也會相應上漲。
其次,羽絨服消費群體年輕化及消費需求多樣化。
目前已經進入消費年輕化時代,其中90後成為羽絨服消費的主要人群,年輕人不僅要求羽絨服要保暖,還要有顔值。
羽絨服消費年輕化及消費需求的變化,正在加速推動羽絨服行業升級叠代,推動羽絨服品類從單一的防寒保暖演變成極度防寒、防風、防水、透氣等多功能訴求,滿足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
現在的羽絨服變得更時尚,更輕薄,更有設計感,個性化元素也在不斷出現,有品牌推出了風衣羽絨服,簡約時尚保暖。
年輕人願意不惜重金為自己喜歡的羽絨服買單。據觀研天下數據顯示,25-35歲人群,已經逐漸成為中高端羽絨服的消費主力軍。市場信息顯示,在2020年,中高端羽絨服的客群得比往年年輕10歲。
此外,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營銷成本上升等其他市場因素也會推動羽絨服價格相應上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