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春分又稱為分春,春分意思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二是指平分了春季,那麼,分春意思是什麼?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螞蟻莊園3月21日答案:春天過去了一半
解析: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曆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要做好哪些事情:
第一件事:豎春蛋
有民諺說“春分到,蛋兒俏”,按照老傳統每逢春分日,家中的大人都會帶着孩子拿着雞蛋一起來玩“豎春蛋”,也被稱為“立蛋”。因為春分這日,南北半球正好晝夜平分,陰陽平衡,而且地球的磁場也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态,古人為了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到,就想到了把平時難以豎立的橢圓形雞蛋,拿來嘗試豎立于桌面或地面。
經過衆人的嘗試,在春分這天來豎蛋成功的幾率确實會高很多,但也存在很多技巧在其中。比如雞蛋要挑選新鮮的表面不要太光滑的,最好還是一頭偏大一頭偏小的,把雞蛋的重心放在偏大的那頭,找好平衡點。另外,在豎蛋時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多嘗試幾次。
第二件事:送春牛
在過去到了春分這天,有一個習俗就是挨家挨戶送春牛圖。春分後天氣基本穩定下來,即使是北方地區也開始陽光明媚,春風送暖,人們都開始耕田、種地。故而在春分時,就會有專門的送圖者,在紅紙或黃紙上印上一整年的農曆節氣,再印上農夫、黃牛耕田的圖樣,這便是所謂的“春牛圖”。
第三件事:粘雀子嘴
春分很多地方都有吃湯圓的食俗,人們會在家中包上兩種湯圓,一種帶餡兒的煮好後自家人分着吃,甜甜糯糯的很是美味,而另外一種湯圓,則不會再包餡兒,直接将糯米粉團搓成十幾個小點的圓球,煮熟後拿細細的竹簽串起來,豎到屋外的田邊地坎裡,将雀子引來啄着吃。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春分後氣溫升高,動物也開始高度活躍起來,鳥雀們都會開始啄田地裡的玉米苗、花生種子等各類植物莊稼。人們為了保護莊稼,就想到了用軟糯粘牙的湯圓來吸引鳥雀們啄着吃,借此黏住它們的嘴,不再來破壞莊稼,期盼今年能喜獲豐收。
第四件事:踏青放風筝
其實,在古代的春分就有了踏青、放風筝的習俗,大人們會提前領着孩子一起,用紙或是絹來做成簡單的紙鸢,樣子多是鷹和燕子,然後再到郊外、田間迎風放紙鸢,十分快樂。
第五件事:吃春菜
在我國南北方地區,春分這天會去采摘或是買些春菜來做着吃的,這一食俗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春菜也就是春季裡的衆多新鮮時令蔬菜、野菜,像韭菜、香椿、馬齒苋、荠菜、春筍、榆錢等等,這些春菜剛好都是在春分前後長成上市,味道口感鮮嫩,營養價值也正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