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回到老家很長一段時間,周興志仍會經常從噩夢中驚醒。
在夢裡,他被關進水牢,渾身爬滿了螞蟥,惡臭的污水浸泡着他的傷口,鑽心地疼。隔壁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哀嚎聲、求饒聲,間或響起“啪啪”的皮鞭聲,遠方還傳來零零散散的槍聲……
被吓醒的周興志,往往很難再入睡。這些噩夢并非是他的夢魇,而是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的真實遭遇。
2021年11月2日,在湖北省荊門市公安局偵破“6·11”緬北電詐集團案件新聞發布會上,民警播放了部分緬北涉詐人員現身說法的錄音錄像,周興志含淚講述了自己被誘騙偷渡出境、被迫參與境外電詐組織,淪為犯罪集團幫兇的不堪經曆。
為了證明自己,他偷渡緬甸
周興志的噩夢是從那個濃得像墨團一樣的夜晚開始的。他清楚地記得,那是在2021年3月初,這是21歲的他有生以來經曆的最冷的一個夜晚。
深夜,一支八九人的隊伍悄然摸索行進在雲南邊境的原始叢林裡,大家悶着頭趕路,踉踉跄跄地跟着帶隊的人,有時候走、有時候爬,誰也不敢說話——他們是一群偷渡者,要偷渡到緬甸北部去打工。
周興志聽介紹人張強說,那裡的活兒好幹,錢好掙,簡直就是追夢天堂。
走着走着,周興志的雙腿忽然打了個踉跄,身子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小心!”周興志的胳膊被旁邊人猛地抓住,他聽見自己腳下有幾塊碎石撲簌着從身邊的懸崖上滾落了下去。隻差一點,他就和這些碎石一起,跌落懸崖了。
一道耀目的白光直刺他的面龐,瞬間刺花了他的雙眼。
“都他媽睜大眼睛!你們死在這,我可一分錢不給!”領頭的張強惡狠狠地低聲咆哮着。
“我有點害怕,我不賺錢了,送我回去吧。”夜色裡,不知道是誰嗫嚅着說了一聲。
“回去?要回去自己走,我可沒功夫帶你,我們還得去緬北賺錢呢!”隊尾的另一個領隊王銘狠狠地訓斥道。
看着眼前的一幕,周興志有些失望也有些困惑。他想不明白,前幾天那個出手闊綽、仗義可親,天天約他喝酒、唱歌、蹦迪的大哥張強,怎麼一踏上邊境線就像是變了個人——粗魯、暴戾、兇狠,對他們這些老鄉開口就罵,好幾次差點動手打人。
周興志的心裡五味雜陳,開始懷疑自己的這趟“偷渡”之旅是否值得。周興志本不該這樣冒險,常年在廣東經商的父母早就在廣州給他買了兩套房子,他不愁生計。但父親對他向來嚴厲,父親咬牙切齒的訓斥“你離了我,狗屁都不是!”讓他很受傷,他急于證明自己并不是“狗屁都不是”。
就在此時,周興志認識了張強,張強告訴他去緬甸打工,一個月能掙到1.5萬元。于是,想要證明自己的他就毫不猶豫地跟随張強踏上了這條偷渡“淘金”路。
“反正也回不去了,試試吧,萬一混出個人樣呢?”想想既然已經出來了,也隻能向前走,周興志不斷給自己打氣。
在森林裡穿行了10多個小時,周興志等人終于又見到了天空。
“緬北到了。”張強興奮地告訴大家。
在一座山腳下,早已等候着很多人。周興志覺得他們應該都是來緬北“淘金”的。
“到目的地了,大家可以進公司上班了。”張強說。
張強所說的公司,叫永隆公司,在一所酒店大樓的二樓。進門前一群男人不由分說地檢查了他們的随身行李,對每個人搜身。登記分組後,以代保管為由收走了身份證。有人告訴他,隻能在二樓的公司和五樓的宿舍活動,不得與外人交流,不同組的同事都要少說閑話。
十幾個人的宿舍裡,鐵架雙層床不時吱呀作響,唯一的廁所門口經常是好幾個人排隊等待。
剛到緬甸的那天晚上,周興志翻來覆去睡不着,他心裡很不踏實,一陣陣不安感步步緊逼。
在第二天的公司會議上,各種規定陸續被宣布:不允許在公司使用私人手機、不能對工作内容拍照錄像、每日考核、每月檢查業績……公司發放的電腦、手機,來緬的機票、車票、服務費都被算到了各人頭上。
來到公司才一天,之前張強承諾的“路費全包”已經不認賬了。加上辦公用品、住宿、吃飯……一筆筆算下來,周興志等人還沒開始工作,就已經倒欠了公司一兩萬元。
老闆還“善意”地提醒大家:“公司為你們投入了大量資金,隻有努力工作,你們才能早點還完賬,才能賺上錢。”
每天上午10點,周興志所在的組開始上班,通常一直要幹到淩晨2點才收工,這還是在業績完成不錯的情況下;如果完不成業績,那就不好說要加多久班了。
第一單,他騙了女研究生5萬元
他們是如何工作呢?案發後,民警在歸案人員的工作筆記裡,發現了他們記錄的實施“殺豬盤詐騙”的操作流程。
周志興等人的工作就是做“鍵盤手”,利用各類社交軟件尋找目标人,用精心設計的話術騙取對方感情,再向被害人推送名為“某某摩根”“某某财富”等各類虛假投資平台,誘導被害人進行網絡賭博或者投資賺錢,直到騙至被害人血本無歸。
周興志到現在還忘不了他的第一個“客戶”。案發後,他告訴民警,搞電信詐騙,最難過的其實是心理這一關,詐騙自己的同胞,是很不情願的,但身不由己。
剛到公司時,主管會坐在旁邊手把手教周興志怎麼和25歲到40歲的女性聊天,怎麼打探她們的存款,預估可以騙到多少錢。
一位來自廣州的女研究生和周興志聊了整整兩個月,差不多的年紀讓他們有說不完的話題。女孩家境一般,但陽光堅強、努力上進,終于考進理想的大學就讀研究生,沒有防備的女孩将學習的煩惱、生活的憧憬傾吐給屏幕對面的周興志。她當然不知道,周興志正使用公司話術本一步步将她引入陷阱。
好幾次,周興志真想把她拉黑、删除,讓這個單純的女孩不必直面人性的醜惡。但主管就在旁邊死死地盯着他的屏幕,一句一句地下達着指令。周興志隻能在心裡祈禱女孩發現端倪,趁早收手,哪怕狠狠罵他一頓也好。但最終,出于對周志興的信任,女孩還是在他推薦的賭博網站上投入了5萬元。
錢到手後,周興志跟主管說:“夠了吧,差不多了吧,她隻有這麼多錢。”但主管絲毫不讓步,“繼續聊,讓她去借貸。”
最終,周興志的良知占了上風,趁着主管上廁所的間隙,故意漏出了個破綻,被女孩拉黑,女孩剛剛借到的8萬元才得以保住。當晚,看着被拉黑的微信,周興志的眼淚不住地滴到屏幕上。
“我們不是天生的壞人,好多人成功騙到第一個人不是高興,而是對着屏幕痛哭。老闆說,我們這是鳄魚的眼淚,可是我們良心上過不了這個關。”周興志在忏悔錄像裡說。
幹了3個月還欠公司6萬元
周興志所在組的月工作目标為20萬元,完不成就必須加班,否則就要罰款加體罰。
體罰花樣很多,有人因為不服管教被剃光頭發、眉毛進行羞辱;有人因試圖逃跑被罰穿在公司跳舞;有人因為沒有完成每天添加5個有效好友的日目标被罰500個俯卧撐;有人因為無法完成業績被罰1000個深蹲。
主管恫吓說,永隆公司管理還算“人性化”的,别的公司對付不聽話的員工,還會被關進水牢,有的人則悄無聲息地永遠消失了。
“在緬北,我感覺我的命不如一條狗”。周興志說,在這裡死個人跟死條狗沒多大區别,這座緬北縣城可沒有國内的秩序和法律。
周興志說,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活在恐懼裡。他害怕,下一個拖出去被打的人是他,或者哪天被弄死,然後被扔到原始森林深處的天坑裡。
除了這些威脅,對這些懷着“淘金夢”的年輕人,公司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控制和赤裸裸的利益盤剝。每天連續工作15個小時,甚至幹通宵,打一次瞌睡要罰款500元,沒加夠好友要扣1000元,月度考核不合格罰2000元……周興志等人實在無法忍受,最終決定回國。
回國前,幹了半年的周興志隻剩下入職前的6000元存款,他找朋友借了1萬元交給公司。2021年9月他終于脫身回國,回國後立即自首。周興志還不是最慘的,他的同組人趙武入職3個月,是靠父親彙去的6萬元錢才還清欠款脫身離開。
“我們不是不想回來,實在是沒錢回來,一直在被動花錢,花的永遠比掙得多。”另一個被騙人員武鳴對民警哭訴。
“現在回來了,懸着的心落地了,至少人安全了。我心甘情願接受處罰,我想從頭開始。”不少受騙青年回國後如釋重負,再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了。
“這哪是工作,這是噩夢”
2021年初,根據公安部關于開展緬北涉詐重點人員“斷流”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荊門市公安機關在全市範圍内對本地區滞留緬北涉詐人員開展深入調查摸底。
民警調查發現,自2020年6月起,有25名本地青年在同鄉的鼓吹引誘下,被偷渡組織以“出境務工”為由經雲南邊境偷渡至緬甸勐波縣,其實是為盤踞在當地的電詐窩點輸送“鍵盤手”。
周興志所在的永隆公司盤踞在緬北勐波縣,是活躍在當地的電信網絡詐騙集團。永隆公司的幕後老闆是3名湖北京山男子鄭霖、聶洪、鄒志。鄭霖是個“00後”,數年前混迹賭場,曾在東南亞地區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一步步從“鍵盤手”成長為電詐集團“領導”。
2020年1月,鄭霖夥同聶洪、鄒志前往緬北投靠親戚,加盟詐騙集團,随後開辦永隆公司,發展多名股東,實施公司化運作和分層管理。永隆公司内部組織嚴密,分工明确,從詐騙準備、篩選對象、鍵盤手包裝、交流話術、實施詐騙、洗錢通道及詐騙平台技術保障等均有專人負責,集團成員100餘人,其中荊門籍人員有90人,周興志就是其中的一員。
這家公司有很多“全家齊上陣”的家族成員。聶洪父親本是一名普通職工,多次在國内協助聶洪收取藏匿贓款,并用贓款購買了寶馬車。案發後,民警從聶洪父親家的菜地裡挖出90餘萬元贓款,從聶洪外婆家起獲80餘萬元贓款。
專案組很快在全國20多個省市發起集中收網行動,曆時10個月,成功摧毀這個盤踞緬北的“殺豬盤”詐騙集團。本案涉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和“兩卡”犯罪案件120餘起,被害人遍布20多個省市,涉案金額2000多萬元。
案件偵結後,2021年8月至2022年上半年,公安機關分批向檢察機關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92人。目前,案件還在繼續追查辦理中。
“這哪是工作,這是噩夢。”案發後,周興志對民警說,“我希望把我的經曆講出來,讓每個被金錢沖昏頭腦的人警醒。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不要上當,不要貪小便宜,千萬不要被網上炫富視頻沖昏頭腦。”
悔悟的周興志現在成了一名反詐宣傳志願者。在京山市檢察院聯合京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開展的“反詐宣傳進社區”活動中,他和一些親曆者以自己的經曆為例,勸誡大家不要輕信“跨國打洋工”掙大錢的說法,交友時需謹慎,謹防“殺豬盤”。
檢察官發現,本案大多數犯罪嫌疑人為18-23歲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且大都是基于對朋友、同學的介紹誤入歧途。而永隆公司的實際獲利者系公司的老闆及高級管理層,最底層的組員情節相對較輕,主觀惡性不大。
經審查,2021年上半年,檢察機關依法對犯罪情節輕微、自願認罪認罰、具有從犯情節的24名犯罪嫌疑人和7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不起訴決定。2021年8月至2022年初,檢察機關先後對39名犯罪嫌疑人和8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訴。
目前,本案還有15名嫌疑人正在審查起訴環節。截至目前,已經被提起公訴的被告人,其中有38人認罪認罰,他們分别被法院判處十一年六個月至十個月有期徒刑。
(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本文為《方圓》雜志原創稿件,轉載時請在醒目位置标明作者,并注明來源:方圓(ID:fangyuanmagazine)。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