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創始人公認是老子,在道教神仙體系中,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和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并列為“三清”,是道家最高的存在。但由于年代久遠,加之宗教将其神秘化,老子的生平便有些撲朔迷離,2000年來有關他的來曆至今沒有定論,衆說紛纭。
事實上,老子在曆史上确有其人,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是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死後六七百年,才被道教奉為始祖。在此之前,老子隻停留在哲學層面,其學說著作僅有《道德經》(也被稱為《老子》)。
有關老子的秘團主要有三,分别是:誰是老子,《道德經》是老子寫的嗎,老子怎麼死的。
首先說說老子的姓名。
很多人乍一看,覺得這個問題是小編故弄玄虛,老子不就是“老子”嗎?其實不然,老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是老先生的意思。在大多數書裡,老子被認定姓李名耳,字聃。這主要引用了《史記》的說法,“姓李,名耳,字聃”。
在《莊子》一書中稱老子為老聃,漢代鄭玄在《禮記·曾子問》也同樣稱呼老子為老聃。說他“坐而皓首,故稱老子”。還有的史料記載說:“老子老而隐,故稱老子。”
這些資料都顯示出老子,應該是一個姓李名耳,字聃的古代哲學家。
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比較奇特,認為“老”不是敬語,而應該是姓。古時有老姓,據《左傳》記載,當時确有名叫“司馬老佐、司徒老祁”的人。認為老子是李耳不假,但這個李字是他母親的姓名,“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
再返回到《史記》,也提到了有關老子的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或言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按照司馬遷的意思,老子還有可能是楚國的老萊子,這樣一來,有關老子的來曆以及身份顯得更加神秘,老子到底是誰呢,難道真是一個姓老的人,又或者老萊子?所以有關老子的來自,誰是老子成為了老子的第一謎。
第二、《道德經》真是老子寫的嗎?
《道德經》也被稱為《老子》,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老子因為能夠“修道”和“養壽”,所以活到了160多歲,;并說老子晚年棄官尋道,途經題關,在那裡“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此說雖然也是公論,但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此書成書于春秋末年,但從書中思想内容、文體風格及用詞等,又像是戰國未期的寫作風格。而長沙馬堆出土的兩種帛書《老子》,根據鑒定都屬于戰國戰時期作品。符合了近代學者梁啟超的論點,即《老子》的作者并非李耳,而是戰國吋期的一位名叫太史儋的人。
專家進一步分析,老子是春秋時代人,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論,然而并沒有成書,而是流傳到戰國時,由太史儋吸收采納寫成了《老子》。老子是倡議者,真正的作者卻另有其人,是太史儋。
第三、老子去哪了?
目前大部分史料巾都認為老子老年出函谷關,騎一頭青牛西去歸隐。但出函谷關之後去哪了,沒人能說得清楚。
有人說老子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個尼這樣的大弟子。曆代不少人認為此說隻是道教為了擡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
《莊子天道篇》有段記載,叙說了老子離職後便離開周室而“隻居”了。老子的故鄉位于個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是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
小編認為,不管老子是誰,《道德經》博大精深是毋庸置疑的,作為這本書的作者,不管他是誰,也一定是一個參透玄機,仙風道骨的人物。我們對老子的謎團越多,也也說明了老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的地位和重要性。但和宗教不一樣,我們對待老子的思想,更多地要辯證地看。把他當做哲學,而不是玄虛的神話膜拜。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