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項目、選項目,一直是個大話題,還是個難題。
在過往和網上朋友的溝通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選項目并沒有一個心中的譜。
更多的是:憑感覺、聽别人、看上去、随大流!
我在這幾年挖掘了很多項目,也選擇出了多個不錯的項目。
事實上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點點點眼光的。
雖然,我還是像公衆号簡介說的:不賣項目。
但是我個人是如何來判斷一個項目的,這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畢竟:授人以漁相對來得有價值。
在這之前,我也去看了網上一些選項目的建議類文章。
諸如老生常談的:投資回報率、适合自己、感興趣、風口。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正常人都能考慮到的問題。
但是空洞和寬泛的建議并沒有現實指導意義。
誠然,項目類型不同,判斷的标準可以天差地遠。
傳統項目和互聯網項目所考慮的問題就不一樣。
其次,每個人在乎的問題也不一樣:
畢竟你不差錢,在選擇一個項目的時候肯定不會認為“投入成本”是個問題。
你不着急賺錢,你就不會考慮盈利周期這個事。
因此,這篇文章僅把範圍縮小在:
互聯網項目,适合的對象是:自由職業者、小工作室、兼職副業的上班族。
需要強調的是:你不要把它當成選擇一個項目要考慮的全部問題。
而是某個人給出的一些角度,供你結合參考。
這篇文章需要通篇看一遍,過程中會通過一些典型案例來簡單說明。
項目本質判斷一個項目之前,要先判斷這個項目的本質(靠什麼賺錢)是什麼。
本質不同,對項目的理解就會不一樣。
一般來說,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信息差純信息差經常意味着短期、沒有門檻、容易競争,這要評估是不是你願意做的方向。
核心科技這裡是借用了廣告詞,意思是擁有别人輕易做不到的技術、能力。
比如百度的搜索引擎和頭條的推薦引擎,但這也可以看出:
普通人是輕易制造不了這樣的門檻的。
模式創新大到“外賣軟件”、“打車軟件”,小到“盲盒”、“店群”、“劇本殺”。
這些都是一種模式上的創新。
模式創新最大的問題在于你辛苦想出來的創意并不能擁有版權或專利,而抄襲複制卻是很快。
資金遊戲直播帶貨就是典型的資金遊戲,它的問題從來不是主播有沒有人氣和流量。
一晚上100萬個訂單是很開心,但你吃不下。
操盤者需要考慮的是全盤的資金流,它是算好每一筆賬之後,拿着一麻袋錢在等着花的。
可以承受幾天、幾個月不賺錢,最後收網、通吃,接着錢生錢。
當你發現這個項目的本質是資金遊戲的時候,你得考慮自己是不是玩得起了。
順帶說一下:相比競價(sem),信息流廣告(feed)才是資金遊戲。
有些信息流優化師會高看了自己,覺得自己對賬戶的優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在老闆眼裡這隻是一環,大差不差即可,信息流玩的是測品、測戶、放量。
辛苦優化的廣告成本比不上談個返點,而這是建立在大量的日銷前提。
人力資源這很簡單,這個項目就拼人數、電腦數、手機數、時間,剩下的傻瓜化操作,所以典型的就是不斷招人。
在我來幫朋友的這家公司旁邊就有一家賣茶葉的公司,招了幾十個員工,會普通話就行,好多年前的模式了。
給你話術模闆,簡單培訓,然後一天到晚就掃電話和網上加人,拉私域,營銷,貨到付款!
據說做很久了,招人都招到物業那邊買廣告位了。
這種業務,老闆不用考慮太多問題,簡單粗暴。
基礎做好了之後,就是招人、培訓、上崗,然後靠20%的員工養整個公司。
思想創意文案、段子、腳本、設計,這些都是賣創意,拍短視頻也是。
一般極度依賴一個人的藝術天分,通俗來說就是有才。
項目形式了解了幾種項目本質,順便過一眼項目的幾種形式:
生意 服務 培訓 創作
這是比較主流的,知道一下就好,很好理解。
這個環節你需要明确自己适合或喜歡做哪一個方向。
比如我就不喜歡做生意、賣實物、讨價還價,所以相關的項目我一般不考慮。
主要成本很多人由于沒有太多項目經驗,在算成本的時候都是隻考慮銷售成本。
比如賣一雙鞋的進價是多少、一個客戶的廣告費用是多少。
看上去好像也關注其他成本,然而實際上心裡隻在乎眼前直觀的成本。
一個簡單的例子:
新來的廣告投放主管有兩個推廣方案:
1:一天五百預算,投放30天,總共1.5W廣告費,30天後計算數據模型,重新規劃投放策略。
2:一天兩千預算,投放一周,總共1.4W廣告費,30天後計算數據模型,重新規劃投放策略。
在看的朋友可能會知道要選方案2,因為整整30天的時間裡,這位廣告主管的工資到手了。
假設ta一個月1萬,整體在廣告的開銷就是2.5W了,30天的時間裡,場地和其他人的成本都出來了。
然而很可能隻是你現在沒有在負責這個項目,實際上我還真遇到有一天100預算還想分兩個業務的老闆……
所以說看上去好像知道其他成本,但是眼睛裡就隻能容納眼前見到的成本。
來看看主要成本包含哪些:
前期投入準備時間:
這決定了項目是否可以快速上線,一而再、再而衰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除非你不着急這個項目的反饋,否則不要選擇準備周期幾個月甚至更久的。
同時這裡背後還隐藏的問題是:重新來過的成本。
資源投入:
這點還分有限資源和無限資源,如果這個項目需要各種群,那好說,不斷建群就是了。
比如發單群,這是無限資源。
如果這個項目需要各種實名,那這就是有限資源,你有錢也要考慮成本(别做違法的事情)。
它影響着以後放大的可能。
人力物力:
上述說的幾種對象(自由職業、小團隊、上班族),其實都不适合做這種需要耗費人力物力的項目。
持續成本營收有關:
這個成本跟營收有直接關系,比如進貨成本,它是你必須持續花的錢。
這個成本跟營收有間接關系,比如廣告成本,有ta業務才能起來,但是業務又不一定都是它帶來。
硬性投入:
項目需要企業資質,每年就要産生各種費用和手續,偏偏又跟業務的增減沒有任何關系。
服務成本銷售成本:
這點跟剛才的營收有關成本有點重複。
這裡要考慮的是除了類似進貨這樣的成本,要成交每一單還會不會有其他附加的成本。
相對應的,有些業務它是沒有每一單的成本的,比如虛拟業務,它的成本是一次性的,一本萬利。
時間成本:
完成一個訂單服務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遊戲DL,這個業務閑魚一大堆,這就是典型的出賣時間的項目。
這個錢要掙,就得實打實的花差不多的時間才能交付。
有其他訂單?那隻能先等等了,然後客戶找别人了。
很顯然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個人做的話,賺多少能算到頭。
人力成本
反過來,類似早前的幫充話費(就是現在微信支付寶手機繳費的前身)。
這種項目的特征是:理論上你充10塊和充10萬塊,我的操作都是一樣的。
賺1毛和賺1千都是輸個手機号和金額,點幾下鼠标。
這就是可能存在的訂單壓力,所以這個項目會不會随着訂單量或業績增加,做不過來。
畢竟人力大概率會是你的短闆。
售後成本咨詢成本:
簡單來說就是買完了會不會叽叽喳喳……
當你賣一套軟件出去,你很可能碰到一大堆操作問題的咨詢。
但是當你賣一本古代的風水秘籍,ta是不會來找你的,因為ta也沒覺得你會。
退款成本:
首先是這個業務能不能退款,其次退款是比例還是全款,退款後有沒有實際損失。
有些東西給了就是給了,沒辦法退,可以事先聲明,有些東西退了也沒有實際損失,比如入群費。
這些都要評估一下!
額外成本成本的考慮還不止這些!
風險成本首次投入:
要讓這個項目開始運作起來,你總共需要投入多少,這是一次性的。
這個問題放在這裡讨論,是因為你得考慮如果發現項目不行,這就是你的全部風險了。
這是不是你能接受的。
見效周期:
正反饋當然很重要,第一塊錢的影響很大!
如果一個項目可能遲遲不見反饋,你得事先問自己是不是能接受,你最多能接受多久沒效果。
要不然到了後面動作很容易變遲疑。
現在做一個seo新站,你可能要做好半年甚至一年沒收入的準備。
回本周期:
有些項目經營一小段時間,一次性就回本了,接下去就是純賺。
比如你做點虛拟資源或虛拟服務。
有些項目可以快速回本,但是每次依然還有持續的投入,從周期來看,也可以接受。
至于有些項目:回本周期可能很長。
比如小說派單,我在兩三年前看了一位渠道的運營在朋友圈發了一本新書,
大緻說:這本書很棒,投放數據非常好,7個月就回本了。
那時候很多小說派單依托于公衆号,并且經常附帶一些違規書籍。
7個月的時間,有可能還沒回本号就沒了。
類似外賣cps也是,依靠投放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本,能熬過去就春暖花開,熬不過去血本無歸。
一般來說,對很多人我都不建議這類長線項目。
競争成本評估一個項目除了内部的一些成本,還有外部的一些成本。
競争成本代表你起步的難度也衡量别人參與競争的難度。
門檻這個項目的門檻是在門裡面還是門外面?
門外面就是硬性條件的比拼,不容易進,但是别人也不容易來搶飯碗。
在門裡面就很容易進,但是是個人都能成為你的競争者。
所以根據你個人,你有個人某些方面的優勢的情況下,建議選擇門檻在門外面的。
複制成本當你的項目的門檻在門裡面,那麼容易産生很多競争者來複制你。
這個時候在這個項目裡你是否能堆積起自己的護城河,擡高複制成本。
這個項目有沒有能形成護城河的地方,你個人有沒有能力去制造這種護城河。
核心競争力我以前經常說:任何情況下都是比拼個人的核心競争力!
專業 時間 資金(人力 物力 資源 人脈 影響力)
相對于當前這個項目,這裡面有沒有哪點是你的優勢。
增值屬性我個人覺得比較有意思的一些問題。
價格錨點買個打火機,一般情況下你不會花幾千塊,但是買斤茶葉呢?
打火機在人們心中即使沒有明确的價格錨點,也會有個心理範圍,幾千塊買個打火機?
茶葉就沒有了,我可以疊加一大堆理由告訴你這是一斤8000塊的茶葉。
同理,類似情感咨詢、寶寶起名,這都是靠包裝來定價格。
你可以衡量它的成本,但不能衡量它的價值,再說我也不告訴你成本。
輕松交付8000塊的茶葉到手後,隻要不是明顯的難喝、不是極其刁鑽的客戶,你一問,還都覺得挺好喝。
這裡一是心理作用!
再一個是好喝沒有明确的标準,沒人規定8000的茶葉味道應該是怎麼樣的(打火機有火就行)。
無論是價格錨點還是輕松交付,這兩個問題共同對應的一個關鍵是:市場沒有标準!
隻要市場沒有标準,在不違法的情況下,就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間。
ps:有些朋友看到這裡不要被錯誤引導了,沒人規定8000的茶葉應該什麼味道,
但不代表可以擱點菜葉進去,一定要在道德和法律能接受的範圍。
隻能說有模糊的空間,有利于我們定價和交付,畢竟8萬一斤的茶葉你輕易也賣不出去不是。
輕松交付還有另一層意思:
我找你買塊肉,你可不能缺斤少兩,但是我花幾百塊買個非洲哥們喊話祝福的視頻,
我是不會管他發音标不标準的,越逗越好,就是開心就是玩。
靈活套餐以塔羅牌預測的業務舉例:
它可以設置一張牌的預測,比如20塊,三張牌的預測,比如50塊,
還可以設置牌陣的預測,價格就不一定了,幾百不等,甚至更多。
它還可以預測情感、事業、學習、運勢,還可以按照一周、單月、一年。
這些組合起來可以設置很多不同規格的套餐。
這有點像電商商品的sku,有靈活的套餐意味着你能對标更多細分的需求以及制定更多的價格方案。
那麼總有一款适合ta!
周邊業務同樣是塔羅牌,除了預測收費,它還可以賣你一個魔力水晶、磁場調頻什麼的。
這是這個項目附帶的增值業務,這種東西的價格就更沒有标準了。
通過網上銷售茶葉的方式,一般都是打包賣套餐,一斤茶送了一堆禮品,比如茶具大禮包。
你覺得茶不錯,我還可以向你推薦高級茶具、茶盤、建盞等等産品。
轉介紹業務當然最好是會産生轉介紹了,但是有些業務是天然不會有介紹的。
虛拟資源賣出去,ta不跟着賣就不錯了,不可能介紹給朋友來買,朋友需要直接複制就行。
又或者買一些敏感的商品或服務,ta也不會告訴身邊的人。
長尾複利主要考慮兩個結果:
複購:
商品或服務能産生複購,那就可以積累私域。
不能産生複購的業務,流量就是一次性的,永遠會做得很累。
躺賺:
業務能夠形成自動交易、周期結算的模式,否則訂單離不開人,多少還是出賣時間。
有了這兩點的業務,前期都比較難,但後期會越來越輕松,适合在職上班族。
定金or全款:
既然做互聯網業務,那就盡可能不要做有可能被人欠錢的業務。
最好都能立刻全款到賬再交付,客戶不願意拉倒。
諸如一些流量買賣,可能經常是在等待平台結算的情況,
周期太長的不做,風險高,一能結算就馬上提現,不輕易放心任何平台。
基于感性大部分成交都基于感性,但并不是大部分業務都基于感性!
第三方工具平台買個會員,輔助自己的運營工作,盡管年費隻有幾十塊,可是依然思來想去,
然後夜裡躺下來就去小說平台充個月度會員,人性是這樣。
受限因素要看到項目好的一面,也要正視項目壞的一面!
專業受限你經營這個項目,有沒有什麼專業的、技術的地方是受限于别人的?
比如你需要用到某個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這個工具是請人寫的、花錢買的或者市面上少見的。
這麼一來這個工具端如果有問題了,解決不了你項目就可能崩了。
一定不要讓自己處于被動。
平台受限是不是沒有這個平台,這個業務就很難做了?
我還就遇到過,由于競對的關系,百度不讓我投放某個業務,關鍵詞需要屏蔽。
這個業務還就隻适合競價,競價有流量的還就隻有百度,其他幾個加起來毛毛雨。
有辦法嗎?沒辦法!
政策受限這還不單是不要從事違法活動的問題!
某件事情在法律(或者你依托的平台)雖然沒有限制,但其實并不提倡,那就不要做了。
因為過程中會碰到很多沒必要的阻礙。
道德受限其實和政策受限一樣,有些東西雖然不違法,但是你經營起來可能會感覺有些陰暗。
長期以往對個人也不太好,例子就不舉了。
當然你能接受也行。
結合政策和道德這兩點,舉個幫人“戒煙”或“戒賭”的例子:
你從事這類業務,頂多除了你同行,否則沒人眼紅你賺錢,沒人反感你宣傳。
因為大家知道即使讓你多賺點,但總歸是在倡導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某種角度來說,别人是歡迎你的,至少,不會為難你!
客戶維度最後再從客戶出發考慮一點問題。
當前這個項目究竟是滿足了目标群體的痛點還是癢點(爽點)?
滿足痛點,賺的經常是理性思考後的錢,滿足爽點,賺的更多是一時沖動後的錢。
痛點,可能是剛需,經常會因為沒錢或不舍得這筆錢而擱置,花的不是閑錢。
癢點,不是剛需,隻是心理上需要,情感上喜歡,花的是閑錢。
敢有這個念頭一般就有這個錢,這是一筆花出去無所謂的錢。
“榜一大哥”可不就是這個理。
以我個人的經驗,後者更容易轉化一些,交付也相對沒有壓力。
忽略因素這是我認為沒必要過多考慮的問題!
有需求看看有沒有現有的同行即可,不要想着自己創造需求或者驗證一個未知的需求。
天花闆大部分人都沒辦法達到大部分領域的天花闆,這麼厲害就不用來挖掘這些小項目了。
高利潤可以看到,上面聊了一大堆,好像沒有去考慮一個項目評估中最重要的問題:利潤空間。
關于這點我是這麼看的:
沒有人會傻到去做客單1萬利潤1塊的項目,
我們輕易也找不到客單1萬利潤9999塊的項目。
利潤空間大就一定會有相應的代價。
當我們把上面這些因素充分考慮了一遍之後,眼下這個項目的利潤是不是你能接受的,
你自己會很清楚的。
零門檻千萬不要去期待一個沒有任何門檻的項目,很可能成為綠油油的韭菜,又或者是行業炮灰。
創新or模仿創新是需要鼓勵的,但即使是大廠,玩的也竟是些模仿的事情,我們哪來的資本和勇氣玩創新呢?
賺點錢實在,有能力了再去為創新做一點貢獻可能更好點。
長短期上面基本是這篇文章的主體内容了,而關于長短期這點我還是想單獨說幾句。
一般情況下,我仍然是建議走長期路線,這并不是我裝高級:
首先要明确一個問題,你不會比人多幸運,輕易就找到好項目。
其次,賺快錢意味着你會一直在找項目的路上,反反複複。
再者,賺快錢有後遺症,你沒辦法再接受慢錢,特别是這一筆錢來得太輕松的情況下。
這就像短視頻刷久了就看不了篇幅長的内容。
這種運氣可能會害了你,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最後,有些朋友會認為短期快錢更好做點,
事實上,長期慢錢這種拼堅持的事情确實不容易,但是短期快錢也不見得簡單,它意味着你要有:
敏銳的嗅覺、過人的膽識、果斷的抉擇、專業的知識、豐富的人脈,以及經得起這一次錯誤的底氣。
什麼都不要求、什麼風險都沒有、幹就完了的快錢項目,都在割韭菜的文案裡。
結尾經常會有人抱怨:找不到合适自己的項目。
我是覺得如果這也找不到合适的,那也找不到合适的,那有沒有一種可能:
自己沒有什麼競争力?
資金、經驗、時間、人力、資源,是不是總要有個優勢。
如果沒有,那麼你認識一些大佬,給條路,那也行。
如果啥都沒有,那還是先充實下自己,學點東西吧!
有些朋友看完了之後,會覺得按照這樣考慮,好像什麼都可以做,又好像什麼都不能做?
我的建議是:
首先衡量自己的情況,找出自己的優勢,然後從上面的評估維度裡,挑選自己比較在意的一些維度,再把項目拿來跟這些維度一個個比對。
一個項目不可能集合所有優點,你隻需要考慮優點是不是你能發揮的空間,缺點是不是你能承受的範圍。
大家可以類似我這樣,把這些維度因素整理在一張表裡:
然後評估的時候做個記号或者打個分來比對。
最後提醒:時間成本永遠是最貴的成本,錢可以再賺,人生不能重來,今年沒了,那就是沒了。
作者:君言 以自由職業或輕創業為目标,讨論互聯網營銷技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