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職能部門也是劃分的很明确的,各個官員都是在其位謀其職,那麼在古代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被稱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螞蟻新村3月15日答案。
正确答案:有司。
解析:有司的意思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也就是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陛下可将彼家屬送有司問罪。有司不可以指各級官員,有司是秦漢時期所設立的一種官職,專門負責處理某項事物的官職,如果把所有各級官員都叫有司的話,會造成官員在稱呼上和職位上的混亂。
凡專司其事的各級各部門官吏都可稱“有司”。
有司的職能是什麼
在禮記當中就出現了有司的名字,“有司徹,掃堂。司宮攝酒。乃燅屍俎,卒燅,乃升羊、豕、魚三鼎,無 臘與 膚,乃設扃鼏,陳鼎于門外,如初。”所以,最晚周代就出現了。
《左傳》載,春秋時期鄭國有司臣。在《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司姓是鄭國司臣之後。又春秋時晉國有大夫叔虎,下有卿士司臣,其後世子孫也以司為氏。此外,古代複姓司馬、司空(司工)等,至元明清及近代,其後裔亦有改為單姓司者。
據《姓氏考略》,司氏郡望出于頓丘,這個地名曾經出現過《詩經》之中。在春秋時代,頓丘是屬于衛國的一個邑,到了戰國時代又改為隸屬于魏國,西晉武帝時始置郡,隸屬司州。其位置大約在今河南省浚縣、清豐縣一帶。明清時期的移民與改姓現象使司氏擴充了人口,擴大了分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