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22:55:04

克己納谏,就是如何實踐最高權力的理性精神。克己納谏,首先要克己,然後才能納谏下面講的是是唐太宗如何建立納谏平台的事。納谏原本的含義就是接受大臣的提議,看起來是君臣兩個人之間的事,但是在貞觀時期,這是一個政治的平台。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克己納谏,克服自我,接受别人的意見。納谏是唐太宗最光輝的一件事,曆朝曆代的君主,都高度贊揚唐太宗擅長納谏。唐太宗之後就再也沒有像他這樣能夠接受别人意見的皇帝了,包括那些高度贊揚他的人,比如乾隆。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1

理論上講,納谏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一個現象。君主治理天下,無論怎樣,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設置百官機構共同治理。可是設了百官和機構,皇帝又不聽他們的谏言,那還有什麼意義呢?從君主這個角度講,納谏是應盡的義務,但是,納谏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納谏涉及兩個基本問題,是最難逾越的。

第一,人性的弱點。

人生活在群體中,都會關心自己的形象,别人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們在群體中發展的好,形象高大,總是被表揚,被人羨慕,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則是失敗的。所以我們都渴望自己被表揚,讨厭被批評。皇上納谏,就是接受來自臣子的批評,對于所有人來講,接受别人的意見,我們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困難,知易行難,這是人性的弱點。

第二,權力的弱點。

權力是在群體組織中運行的,權力運行規則是由上而下,這是權力的藝術規則。所以上級批評下級,是簡單的、容易的、應該的,即使批評錯了,也沒有辦法,因為上級有權力批評你。但是,納谏是什麼?納谏是反過來下級批評上級,它跟權力的運作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做起來就比較難。納谏因為人性的弱點和權力的運行規則,起了妨礙的作用。

唐太宗是曆史上最知名的納谏君主,為什麼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唐太宗有特殊之處。第一,唐太宗上台不合法,他求治心切,更希望用正面的成績來彌補或者是改變大家對玄武門之變的印象。人的成績更大的話,大家就會看輕他的缺點和不足。想治理好天下,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要接受大家的建議即納谏。從這個角度看隋炀帝,也有這個可能,求治心切,顧炎武說,隋炀帝做的事都是對的,就是時機不對。那麼納谏有助于改正錯誤,避免損失。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2

唐太宗納谏圖

貞觀元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嶺南的馮昂家族,多次被告發。馮氏家族在嶺南勢力很大,而且馮昂很有眼光,在隋朝動亂的時候,他很早就投靠了唐朝,因此唐朝給了他一個自治的權力。因為告發的來源很多,唐太宗信以為真,集合了十萬大軍,準備讨伐嶺南。而魏征覺得不妥,便向太宗納谏,告發叛亂的很多,可是馮氏家族沒有要叛亂的舉動,因此應該先派特使查看。唐太宗聽取了魏征的建議,派遣了特使去嶺南查看情況,結果特使到了那裡,發現并沒有叛亂迹象。唐太宗很高興,認為魏征說的派一個使者,勝過了十萬大軍。這就是唐太宗納谏,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再比如說,貞觀十五年,西突厥更換新可汗,唐太宗作為天可汗,要派使者去祝賀。但是西突厥在西北疆域,距離長安遙遠,來回要8個月,有人建議,西突厥盛産好馬,特使可以順便買一批馬匹回來。唐太宗接受了這個建議,而魏征又覺不妥,他說,事情要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如果順便買了馬匹,西突厥可汗會覺得加冕的使者同時是買馬的使者,感到不夠被重視,會動搖對天可汗的信任;再者,周邊的野心家看到西突厥不受重視,很有可能侵犯它的百姓和國家,因此買馬這個建議有很多隐患。想要馬匹的話,可以讓西突厥進貢,還能表示他的忠誠。所有這一切,都沒有實際的發生,都是魏征在頭腦裡想的,但是想得很有道理,才說服了唐太宗。這種損失在未來有可能發生,也可能發生不了,但是魏征的納谏避免了這種損失發生的可能。納谏有很多種類,除了能夠解決具體的問題,避免有形、無形的損失,在你不知道損失在什麼地方的問題上,納谏也是有意義的。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3

魏征進谏圖

貞觀二年,有一次朝廷開會開得很順利,唐太宗很高興,會後請大家吃飯。這是唐朝很人性化的一個表現,業餘時間這些政治家都會有往來,通常都會吃飯、喝酒、作詩,這是一般唐朝宴會的基本狀況。結果,大臣們發現皇帝身邊出現了一個美人,仔細看,再仔細看,都不認識。唐太宗就給大家介紹,她就是原來幽州都督李瑗的夫人。

李瑗是李世民的遠房叔叔,在玄武門政變之前,跟李建成是一個黨派的,他的職位也是李建成安排的,跟李世民是對頭關系。玄武門政變成功後,李世民派人通知李瑗到長安開會,統一思想。李瑗不敢去,于是跟自己的右領軍将軍王君廓商量。王君廓曾為盜賊,其勇力過人,李瑗倚仗他鎮守其地。王君廓蠱惑李瑗造反,等準備差不多的時候,王君廓賣主求榮,擒獲李瑗并将其殺害,把李瑗的頭割下來,放在木頭匣子裡,寫封信送到長安去了。李世民一看,王君廓立了大功,避免了中國東北方向的動亂,所以就升王君廓為幽州都督,代替了李瑗。朝廷給他派了一個長史,就是副官,這人是房玄齡的外甥。

房玄齡是當朝大宰相,李世民最重要的親信。王君廓很緊張,認為朝廷是派人來監督他的。第二年,貞觀元年,王君廓作為都督,到長安去彙報工作。房玄齡的外甥就交給他一封信,說這是我給我舅舅寫的一封平安信,你到長安幫我交給他。王君廓拿着這封信很緊張,這封信寫的什麼呢?是不是告發我啊?于是在去長安的路上就撕開來看,一看是草書,看不懂!王君廓看不懂草書,越想越緊張,于是就把跟随的人殺掉,自個逃了,沒跑多遠,就被唐朝的軍隊追上,殺掉了。

話說李瑗的夫人,作為重要罪犯的家屬,被押往長安,成了官奴,在掖庭宮裡幹粗活,縫縫補補、洗洗涮涮。李瑗的夫人長得很漂亮,被李世民發現後就成了身邊的美人。她原來也不是李瑗的夫人,她最初的丈夫是幽州街上,北京城裡面賣燒餅的小商人。李瑗一刀殺了人家,把人家夫人搶了。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4

唐《簪花仕女圖》局部

在座的各位大臣中有一個叫王珪的,是門下省的副長官,站起來就問李世民:“李瑗殺夫奪妻,做的是對還是不對?”“廢話!殺夫奪妻還對不對,那當然不對,多嚴重的犯法行為,你怎麼可以這麼問我這個問題呢?你認為我不懂道理嗎?”李世民有點發火。王珪說:“我聽說有這麼一種人,善善不能從,惡惡不能改,就是說有一種人,他知道什麼是好的,也知道什麼是壞的,但是,他不能向好的學,也改不了壞的,他能認識到,但做不到。”這說的是唐太宗,你雖然沒有殺夫奪妻,但是你看人家長得漂亮,就使她成了自己身邊的美人,這是怎麼回事?史書記載,皇上說:“哎呀!你這個意見提得太好了,我決定現在改正,知錯就改。”從此把這個美人送回她父母身邊。在唐朝,有的官員有老婆孩子,有家,但是另外一個地方還有個夫人,這個夫人有一個名稱叫“别宅婦”。開元的時候,這種事兒很多。後來唐玄宗發布一個命令,有“别宅婦”的官員,一律免官,這種惡習差不多就杜絕了。唐太宗這事,有點兒像别宅婦的類型。

貞觀八年,唐太宗有一件好事,要結婚了,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皇帝結婚有時候是政治的需要。在唐朝,士族門閥作為政治上的地位已經沒有了,但是社會影響還很大。在唐代,有四大家族“崔盧李鄭”和社會地位奇高,高到什麼程度?如果在四姓女(崔、盧、李、鄭家的女兒)和當朝公主之間選擇,很多人更願意娶四姓女。而且四大家族不論是嫁女兒,還是娶媳婦,都是對方掏錢,而且錢少了,肯定沒戲!唐朝青年才俊的人生理想就是娶四姓女(崔、盧、李、鄭),考進士,當宰相。這次李世民也不免俗,要娶鄭仁基的女兒,讓房玄齡當結婚大使,來忙活這件事。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5

唐《琉璃堂人物圖》局部

我們知道皇帝的婚姻,有時候是為了政治的需要。到要行冊封令的時候,魏征聽說她過去曾經許嫁世族陸爽,立即上表勸阻。房玄齡等上奏她許嫁過陸氏的事情沒有明證,冊封大禮已經開始實施,不應中途停止。陸爽也表示沒有婚娶鄭氏女的約定。太宗問魏征說衆臣也許是迎合朕意,陸爽本人也表白,這是何故?魏征回答他認為陛下表面雖表示舍棄,暗地裡或許要報複,所以不得不如此。唐太宗說我怎麼會報複呢?魏征說其實陛下肯定不會報複,太上皇剛剛平定京城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女人,很是寵愛,把她納入到了後宮。這個女人其實是有夫之婦,丈夫叫辛處儉,當時是東宮的太子舍人。太上皇知道了這個情況後,很不高興,于是下令把辛處儉從宮内調了出去,把他派到了萬年縣。而被奪了妻的辛處儉,整天膽戰心驚,生怕哪一天保不住腦袋。如今陸爽以為陛下今天雖然可能寬容了他,其實心裡不高興,恐怕以後哪一天報複他,所以他才反複地否認,說他與鄭家沒有婚姻約定。他的心思就在于此,并不奇怪。

聽了魏征的分析,唐太宗決定下停婚诏,跟鄭仁基女兒的婚事到此為止,就算沒有發生。其實唐太宗權力高高在上,如果非要娶這個鄭家的女兒,也不是不行,但是唐太宗為了避免權力的野蠻性,必須确保權力的理性。

皇帝的婚事,被魏征給搗亂了,皇帝想納美人,被王珪搞黃了。這些大臣為什麼非要跟皇帝作對呢?其實這就是君臣之間的高度共識,就是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必須點滴做起。任何領導,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個人,也代表政府,這是古往今來的基本看法。所以要維護國家形象,就要維護皇帝形象,要想國家有威信,我們的領導人就不能犯錯誤,犯了錯誤也要立刻就改正。所以唐太宗的形象,不是他個人的問題,是朝廷的一個共同資産,大家要全力維護。所以唐太宗的克己納谏,不但沒有損害他的形象,反而使國家的治理變得更好。所以納谏不一定是就事論事,它對于維護國家形象,赢得百姓信任,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6

唐《步辇圖》局部

納谏的事件很多,皇帝也有人性的弱點,唐太宗也并不是一直很順利的納谏。大概在貞觀之初。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魏征提意見,把太宗提得着急了。皇帝找魏征談話,問魏愛卿我對你怎麼樣?魏征說,皇帝對我有不殺之恩。大家知道魏征一開始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甚至為李建成出謀劃策殺掉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後來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對他委以重任,言聽計從。皇帝說魏愛卿,以後,滿朝文武都在場,我要說錯什麼話的時候,你能不能不要當場指出來,讓我下不來台?但是我也不能犯錯,一散會,你馬上過來找我,我按照你的辦。這樣國家既沒有損失,我的形象也得以維護。唐太宗這麼說,可見魏征的地位之高。如果一個領導這麼跟我說,那我可能馬上就同意了,但是我們來看魏征的覺悟。

魏征說,這天底下,最重要的工作、最具有榮譽性的工作就是君臣坐而論道,共治天下。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抱着什麼樣的态度去開會呢?我如果答應了您的要求,那麼開會光照顧您的感受,看您的眼色了。而且,光照顧您一個人的眼色嗎?其餘同事的感受心理我是不是也要照顧呢?如果我們在讨論天下大事的時候,照顧的是同事皇帝的心理,就會置事情本身于不顧,這怎麼行呢?重點放在個人感受上,就會置國家大義于不顧啊。這就是政治的高度!皇帝聽後,也同意了魏征的觀點。魏征真是一個政治家,能夠見微知著。納谏是以國家社會的利益為重,不重視個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我們在唐太宗、魏征這些人身上看到了他們确實能夠以國家為重,他們擔得起政治家的名義,不是因為他們的政治地位高。他們讨論的這個問題是普遍意義的問題,你有了這麼高的權力,享受了高地位的待遇,那麼是否負起了應有的責任。在這種理論指導下,貞觀君臣形成了這樣一種風氣,達到了這樣一個政治文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魏征的眼裡,前二者是更重要的。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7

僅以魏征為例,我們可以看出來在貞觀時期,納谏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平台,大家有意見都能擺到桌面上來,有問題都可以公開得得到解決。曆史記載,魏征提出的有名的意見有二百多套,為什麼他會這麼多意見呢?因為魏征能力真的非常強,能看到各種别人看不到的問題,能夠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有見識,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強。第二點,魏征忠誠,他忠誠的不是君主,而是國家社稷。為了國家的利益,魏征經常和唐太宗對峙。忠于君主隻是小忠,魏征忠誠的是更高的級别。曆史上有一種說法,叫做社稷之臣。第三點,魏征意見多跟唐太宗的制度設計有關。皇帝設計了專門提意見的制度。魏征早期的職位就是谏官,谏官就是大會小會他都參加,會上沒有發言權,但是會議後他專門提意見,不提意見就是失職。其工作原理就是旁觀者清。

後來魏征改做門下省的官員。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是非常健全的。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相當于國家的國務院,下設六部;中書省起草皇帝的命令,文章要寫得漂亮,但是起草好皇帝的命令後,要先給門下省審核。魏征一輩子就在門下省工作,他的任務就是審核皇帝的最新命令。門下省的權力很大,皇帝的命令要經他審核,他同意則簽字下發,不同意他可以駁回。中書省代表的是皇帝,門下省代表的是魏征,在唐朝,皇帝的命令必須經由中書省、門下省兩省的同意。魏征的意見多,更重要的是這個崗位職能制度,他站在提意見的崗位上,就必須履行提意見的義務,這是職務性的行為,有制度性的因素。這個制度的設計就是為了多方面考慮。我們今天的國家決策,不光要追求效率,而更應該追求更加正确的決策。唐朝的三省制更加保證了國家決策的正确率,這不光是國家君臣的覺悟問題,而是在這個制度設計下,你必須要這樣納谏。所以納谏在貞觀時期真的是一個政治文明的體現。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8

貞觀五年,有一次朝會過後,皇帝要求每個人都寫意見。但有一個武将常何,根本不擅長舞文弄墨。幸好,他家的房子很多,就租給前來趕考的學生們。他家有一個房客叫馬周,他實在沒有辦法,就請馬周幫他寫了一篇文章。唐太宗看過文章後,大吃一驚,他知道如此出色的文章不會是常何寫出來的。常何也非常老實,他就向唐太宗交代了這是門客馬周寫的。唐太宗便對這麼一個奇才産生了興趣。他派遣侍從去将馬周請來,可是卻沒請到,侍從一個人回來了。唐太宗并沒有生氣,而是繼續派人去請。一直到請了四次之後,才将馬周請到皇宮。唐太宗與馬周談論了政治局勢和為政之道,馬周獨到的見解以及顯露出的真才實學都令唐太宗大為驚歎。之後,唐太宗便賜予了馬周官職,并對他十分信任。馬周的仕途也從此逐漸得到升遷。到貞觀十七年,馬周便成了宰相。通過納谏制度能發現馬周這個人才,是一件沒有想到的事。

納谏,可以下情上達,可以群策群力,可以建立一個制度平台,是政治文明的一個時代表達。後來的史學研究發現,貞觀年間,提意見的人太多。有一次皇帝想考察一下官員的廉潔問題,便叫一個宦官向官員行賄,沒想到真的有一個小官接受了這個宦官的請托。唐太宗為防後患,決定要殺了這個小官。這時候有一個叫做裴矩的人發言,他認為這個人不該殺。他說他雖然接受了請托,但是還沒有開始執行,還沒有違反法律,所以他還沒有犯死罪,不該殺;第二,皇帝用行賄的辦法去偵測别人是否受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怎麼能夠以罪引罪呢?就相當于一條河流中遊就是渾濁的,卻要求下遊是清澈的,這怎麼合理呢?裴矩這麼一說,皇帝想通了,隻給這個人免官了,沒有執行死刑。更讓皇帝高興的事情,是裴矩提了意見。裴矩是隋炀帝手下的幾大奸臣之一,他非常之聰明,皇帝想要的他都能給辦到,皇帝不想要的他都能免除,但是他從來沒有跟皇帝提過相反的意見,即使壞主意也幫皇帝落實,在史書中入的是佞臣傳。因此連裴矩這樣一貫不提意見的人都提出了意見,唐太宗很高興。

貞觀之治真正勇者不是高調的人(貞觀之治克己納谏)9

大臣進谏

唐太宗接受大家的意見,實際上是大家幫助皇帝掌管國家的最高權力,這樣就使得最高權力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了最高的理性,因此貞觀就很少犯錯誤。群策群力,同心同德,這是我們的政治理想,很難實現,但是貞觀年間就是這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