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9:24:19

以勺為筆糖為墨!子承父業的糖畫世家守住無數人兒時的那一絲甜

作者:祝歡

“來,轉一手嘛!”“我要轉個龍。”“我要轉個蝴蝶。” 小時候的呐喊仿佛就在耳邊回蕩,這種以勺為筆、以糖為墨的繪畫方式構成了成都糖畫的獨特性。在許多老成都人的記憶裡,成都糖畫不僅承載了歲月的變遷,更已衍變成為了一種懷舊的文化符号。 2008年,成都糖畫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之中,當把數代人的回憶和過往置放其中,糖畫又以一種文化印記的方式繼續延續。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1

身着紅色上衣的吳毅正在專心作畫。祝歡 攝

廣場舞、羽毛球、跑步……上午10時的成都塔子山公園很是熱鬧。在公園内一個人來人往的一個十字路口,有這樣一個糖畫攤:一個印有“成都糖畫”字樣的紅色木質推車,推車上用合頁釘固定着兩扇畫有花鳥魚蟲的色彩鮮明的轉盤,一根用泡沫團起用做展示糖畫成品的竿子,一塊亮得發光的大理石闆,這便是“90後”糖畫藝人吳毅的攤位了。

“90後”糖畫藝人在堅守中不斷創新

遠遠望去,吳毅身着紅色上衣坐在自己的糖畫攤前,不緊不慢地進行着自己的創作,将糖片熬化,靈巧的手腕抖、提、頓、放地畫自行車的各個零部件,用起子雕飾刻畫,将各個部件組裝……随着縷縷糖香四處飄散,一個充滿立體感的栩栩如生的自行車便呈現在了衆人眼前,赢得了陣陣喝彩。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2

吳毅制作的自行車。祝歡 攝

今年30歲的吳毅,出身于糖畫世家,其父親和祖父都是以做糖畫為生。從小耳濡目染,吳毅13歲便開始學習糖畫的制作,暑假便跟着祖父一起出攤。在那時,吳毅心中已種下了一顆糖畫的種子。後來,他正式開始跟着其父親吳逢全系統地學習制作糖畫,從基本功練起,由易到難,由模仿到創新,吳毅整整走過了10個年頭了。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3

糖畫在國外深受外國友人的歡迎。受訪者 供圖

作為一名“90後”,吳毅的身上透露出了同齡人少有的沉穩,“我以前年輕的時候比較浮躁、好動一點,自從真正開始做糖畫後,新就會靜一點,做事情也能用心一點。” 吳毅表示,糖畫帶給自己的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讓他的性格産生了變化。“因為要沉得下心來,才能做出好作品。”

坦克、飛機、大炮、高跟鞋……在吳毅的“筆下”,不僅保留了老一輩傳統的技術,還在表現形式上進行了創新,他緊跟當下的熱點話題,還在疫情期間創作了抗疫相關的題材。“我想在傳統的東西上添磚加瓦,豐富大家眼中的糖畫圖案。”小豬佩奇、叮當貓、恐龍等卡通形象在他“筆下”栩栩如生,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

“60後”省級傳承人 冀糖畫技藝代代相傳

吳逢全比兒子吳毅更早地接觸糖畫。吳逢全從9歲便開始跟着父親學習糖畫,為了使糖畫技藝發揚光大,他還拜有着“糖畫泰鬥”之稱的國家級傳承人樊德然為師,全心全意學習糖畫藝術。坐在攤位前,一手拿着銅鍋,一手握着勺子,吳逢全開始了創作,他不時用桌邊的起子修飾着細節,絲毫不受外界的紛擾,兒子吳毅靜靜地站在一旁學習,不多時,一隻開屏的孔雀便在吳逢全手裡完成了,他精湛的技藝是兒子吳毅學習的榜樣。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4

吳逢全畫好的孔雀。祝歡 攝

在吳逢全的攤前,插着一串串個頭小、色澤飽滿的“糖餅”,算是他攤前最簡單的一個作品了,但吳逢全告訴我們,“糖畫并不是輕松的技藝,‘糖餅’是學習糖畫的基本功,學好不容易。” 他9歲起跟着父親擺攤就是從糖餅開始練習,學習糖畫規矩非常多,練習時要将糖絲快速弄斷,動作要幹脆利落,保證“手抖糖落,手揚糖收”,不然就會影響之後的創作,練好“糖餅”這一項活他學了整整3年。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5

制作糖畫的基本功“糖餅”。祝歡 攝

吳逢全還曾經帶着糖畫技藝到法國、新加坡、德國、盧森堡、荷蘭等國進行文化交流。“外國的朋友對我們中國傳統的技藝非常感興趣,能将這門技藝帶到國外去,我也覺得是一種很好的傳播形式。”吳逢全看到糖畫受到外國人的歡迎,也非常高興。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6

吳逢全的省級傳承人證書。受訪者供圖

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探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吳逢全于2009年被評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糖畫技藝傳承人。

如今已經年過半百的他,仍在堅守在做糖畫的一線,成都市動物園少不了他的身影。

“以前逢年過節,成都人都會來轉個糖餅吃,現在糖畫深受老中青三代人的歡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會選擇來買個糖餅,回味自己的童年,體味童年樂趣。

吳逢全見證了成都糖畫的發展和政策的改變,從以前的挑着擔子走街串巷到如今在環境優美的公園裡定點出攤,如今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視,也讓他們受益頗多。交流學習、探讨技術、外出交流……成都市錦江區民間糖畫藝術協會的成立也給協會的成員來帶來了很多方便。

在良好的大環境支持下,吳逢全家不僅有兒子以糖畫為生,他愛人和兒媳婦都會制作糖畫。将來,他也希望自己的孫女能夠學習這麼技藝,将這門技藝代代相傳。

遊客們的肯定讓手藝人們更加堅信前途

在工作日的上午,仍有絡繹不絕的人群圍在吳毅的攤位前。

“非常精美。”“這麼精緻的糖畫,真有點舍不得吃呢!”“太精緻了,不知道從何下口!”攤位前,贊美聲此起彼伏。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7

吳毅的攤前圍滿了人群。祝歡 攝

來自遼甯大連的遊客甯紅在吳毅的攤位前駐足良久,她看着一鍋糖液在吳毅的“筆下”,變成一個個小豬佩奇、立體自行車、鳄魚等栩栩如生的作品。 “我們大連是沒有糖畫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糖畫的制作過程,我覺得他們的手藝挺好的,做出來的作品也很精美。”甯紅對眼前的糖畫技藝非常感興趣,在轉盤上轉出随機的圖案,也給糖畫增加了不少的娛樂性。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8

小朋友在轉糖畫。祝歡 攝

“糖畫用料簡單,圖案精美,非常吸引小孩子的眼光。”老成都人王竹君忍不住想給孫子買一個回去,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王竹君在小時候并沒有吃過糖畫,但如今,她的兒子孫子的童年了都有了一絲成都糖畫的記憶。她希望,未來,她的子孫後代們都能夠看到糖畫的制作,吃上這具有成都特色的糖畫。

遊客們的肯定,讓“90後”糖畫藝人吳毅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在今後的日子裡,他也将繼續沉澱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加大糖畫在呈現形式上的創新。如今,越來越多的糖畫藝人選擇在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平台進行推廣和培訓,談及直播及短視頻對糖畫文化的傳播,吳毅還是更希望大家能到實地來感受糖畫的香味和藝術。

以什麼為筆,以什麼為墨(以勺為筆糖為墨)9

開心地拿着糖畫的小朋友。祝歡 攝

來源: 中國新聞社微信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