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本質就是公益

教育本質就是公益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9 07:41:19

  江西省發了公告,省教育廳等10個部門聯合開展違法違規校外培訓行為治理。

  教育本質就是公益(教育回歸公益是大衆期盼)(1)

  我對教育領域存在問題的看法,已經寫過幾次了。看到這個公告,我禁不住還是對教育産業化要談一下觀點。

  首先要說,公告提到對違法違規開展校外培訓進行治理,我認為沒有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既然允許社會辦教育,就允許校外輔導培訓機構的存在,這些培訓機構也确實發揮了對學校教育的補充作用,就應該規範秩序、遵紀守法。

  我想表達的觀點,主要是教育應該回歸公益,這是大衆期盼。原因有四個方面。

  第一,教育産業化影響公平。當前,中國基尼系數居高不下,社會貧富差距大已經是不争的事實。教育産業化,就意味着有錢人就有條件享受高質量的教育,這個教育包含基礎教育,這個高質量包括好學校、好老師、好的教學環境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同時,也意味着公立學校的優秀資源會被資本挖走,有經驗、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會流向私立學校,出現“公退民進”的問題,這在近年來已經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這樣,越有能力的人越有條件,教育條件越好孩子受到的教育越好,“寒門再難出貴子”,社會階層固化,就必然影響教育公平乃至社會公平。

  第二,教育産業化透支家庭。一個家庭兩個孩子,有的三個孩子,培養孩子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許多家庭日常開支中最大的支出項目。一個孩子報好幾個班,除了課業班外還有特長班、興趣班,另外有條件的家庭還給孩子安排一對一輔導,培訓費用一年動辄幾萬塊甚至十幾萬,這對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是難以承受。可父母省吃儉用也得讓孩子享受好的教育條件,隻不過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在當前的收入差距和教育體制下,不同家庭的孩子,起跑線的位置已經被拉開了,城市和農村有的是天壤之别。

  第三,教育産業化壓垮孩子。當前實行的“雙減”,就是看到教師和孩子的負擔都很重,特别是中學期間的孩子,内卷極其嚴重。每天作業都做不完,還要去上各種輔導班,還要應用各種pad、點讀筆等數碼工具。私立學校以升學率為基本,抓得嚴。公立學校如果不抓或者抓得不嚴,孩子成績會拼不過私立學校,家長會有怨言。這樣,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一樣隻抓學習,孩子們的興趣和天性就被拼掉了,剩下的就隻是瞄準考試指揮棒,眼裡失去了童年該有的光芒。近年來,孩子抑郁症多發,自殺的屢見不鮮,很多孩子沒有樂趣。這裡面,很難說教育産業化過程中資本沒有帶來消極影響。

  第四,教育産業化滲透價值觀。基礎教育階段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孩子對理想、對國家、對事業、對成長是什麼樣的态度,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會基本定型。作為我們中國,應該為培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辦教育,堅定社會主義理想,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堅定形成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道德品質。教育的産業化,讓教育過程中多了一些急功近利,讓社會領域的個人利益最大化滲透到教育領域,弱化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視。政治課、革命曆史課,孩子們不感興趣。雖然現在中小學教室裡都有核心價值觀的内容,而且要求孩子背誦,但是環境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素。教育領域如果顯失公平,任由資本在教育領域發揮主導作用,潛移默化的就會讓孩子認識到錢的重要性,沒有錢啥事也不好辦。

  我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二戰之後的德國,在一片廢墟之上如何迅速建立起來現代國家,并發展成為世界強國。其中就有對社會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的頂層設計。富人征收高額所得稅率,不允許企業寡頭壟斷,是維系社會高福利的重要手段。對于教育,他們的基礎教育階段不允許社會辦學,全部由國家出資,辦公益屬性的學校,要求适齡孩子像服兵役一樣必須在學校上學,如果孩子逃課學校會找到家長施壓,讓孩子返學。這些維持社會公平的措施,讓聯邦德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小的國際之一,很少發生工人罷工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社會活力充沛,工人待遇很高,可以很體面的工作生活,學生畢業以後可以有很多選擇,不必在學校中隻為考試成績而當“拼命三郎”。

  新中國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教育産業化,在發展過程中為補充社會辦學力量,助力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任何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現階段,民衆對共同富裕的期盼,對教育公平的期盼,實際上就是對社會公平的期盼。西方國家的先進做法我們不一定全盤照搬,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國情去逐步的改善。我很高興的看到,國家在這些方面早已經意識到了,盡管阻力重重,仍在積極的改變。比如“雙減”,比如私立學校轉公立,比如取消校外培訓機構等等,這些都是有益的嘗試,根本目的就是讓教育回歸公益。作為社會大多數普通人的期盼,我相信國家一定能做到,早日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