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過年的時候會準備一些年貨,這些年貨都是有曆史韻味的。大家都會挑選醬瓜,糖瓜等一系列比較吉利的年貨。準備年貨就是為了更加吉利地過年,新的一年要更加重視運氣。擁有好運氣是非常重要的,好運氣能讓我們在新的一年更加順利。
北京人過年買什麼年貨
首先是就是醬瓜兒、咯吱盒、瓜子、臘八蒜、五色幹果,這五色幹果包括:果脯、花生、瓜子、糖、巧克力、各種堅果。瓜子要準備黑白兩種,白的是南瓜籽,黑的是西瓜子。北京人過年時拜訪親朋好友手裡少不了得拎着“點心匣子”,我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稻香村的點心,各種各樣的點心,過年的時候稻香村的“京八件”這在北京人的心目中叫“有禮有面”。傳統的京味兒點心有饽饽、薩其馬、蜜供、槽子糕、缸爐、桃酥,山楂鍋盔、蜜三刀、牛舌餅、自來紅,自來白,椰蓉酥、棗泥排、拿破侖、虎皮卷、三色蛋糕、核桃排等。
北京人過年準備什麼
北京人對于過年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有所講究的。從臘月初八到臘月二十三,各家都是忙着采買、縫紉漿洗,或者了結年前該辦的事項——舊事不過年。臘月二十三,是竈王爺升天向玉皇大帝禀報凡人善惡功過的日子,那一天,各家必是要一本正經地祭祀竈王。在民間看來,竈王是觀察凡間各種罪過的神明,受玉皇大帝指派來監督百姓家庭,是玉皇大帝的耳目。竈王爺不僅掌管家庭廚房之事,也兼管家庭内外日常事務,所以民間對其很是敬畏。“祭竈”習俗不僅有祈求原諒過失罪過的含義,更有請竈神保佑子孫興旺的願望。清代後期,竈神已逐漸變成掌控人間福禍、決斷凡人生死的大神仙。那時,家家戶戶的竈壁上都貼着竈神像,那是一張木版水印神像,出自天津楊柳青畫匠之手。神像兩邊貼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者“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這就是北京人在過年之前會準備的事情,祈福是為了在新的一年可以順順利利。
北京人過年期間的習俗
習俗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我們要重視這些習俗。老北京的習俗是臘月二十三送竈王爺歸天,言說人間善惡事,除夕夜再迎接回家。祭竈是男人的事,女人不出現。男人要念誦禱詞,無非就是請竈王爺多說好話,不好的事避過不談,并奉上供品:關東糖、糖瓜、南糖,另備涼水一碗、草料一碟給竈王爺的坐騎。祭畢,将關東糖往竈頭上一抹,意思是把它抹在了竈王爺的嘴上,這樣竈王爺說給玉皇大帝的話就會是甜言蜜語。祭祀完,将舊的竈神像揭下來,連同紙錢、草料一并焚燒,以示送其遠行天宮。給竈王爺的供品裡一定要有又甜又黏的食品,這就是關東糖、糖瓜和南糖。糖瓜是北京本地“糖行”制作的一種甜瓜或北瓜模樣的糖,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裡面是空心。關東糖本來指東北那邊生意人帶到北京的一種糯米做的硬糖塊,非常堅硬而細膩,摔都摔不碎,要用刀砍。後來關東糖改由京城商人自己制作,便是今天還可以見到的一種甜中帶點酸味的條形麥芽糖。咬一口,脆裂開,橫斷面像是蜂窩。一聲嘎巴脆後,便是牙齒、舌頭與麥芽糖甜蜜的糾纏——黏牙,正因如此,孩子才能将其充分咀嚼、品味,充分享受那味覺與口感。在那些貧窮的日子裡,小孩子手裡攥着的關東糖,簡直是人間美味,在他們心目中,這就是世上最甜的糖果!即使是因手心發熱而沾到手上的糖粉,也會毫不浪費地舔幹淨。講究習俗能夠帶來福運,我們也能在新的一年更加平安順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