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0:18:12

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

伍蜀昆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1

孔子在搜集整理編篡《易經》的時候,做到了“韋編三絕”。 這個“韋編三絕”典故,一般被人們認為是孔子讀易太過勤奮,以至于把套《易經》竹簡的牛皮繩子都翻斷了三次。可是,這種推斷,其實是完全不合理的,因為牛皮繩子實在是非常非常的結實,孔子要能在看書的過程中将其弄斷,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套住竹簡的牛皮要是那麼容易斷掉,一個看書的人就可以将其翻斷三次,想必古人也就不會用它來套竹簡了,而會去另想辦法。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2

在孔子的時代,孔子能讀的其他書籍,也同樣就是用牛皮繩子套着的竹簡。如果套住竹簡的牛皮繩子真的容易被翻斷,一個人看書的時候太認真,反複去看,就會翻斷套住竹簡的繩子,那麼同樣的事情——“韋編三絕”也會發生在孔子以外的其它人身上,而在同時,孔子在看其它的書籍的時候,由于其認真精神,也會發生“韋編一絕”,“韋編二絕”以至于“韋編三絕”的情況。“韋編三(一、二)絕”本身就會成為形容讀書認真的成語,而被用在其他人身上,也會用在孔子讀其他書的時候。

但是,為什麼在先秦的書籍中,沒有提及其他人,更沒有提及孔子在讀其他的書的時候,有出現“韋編三(一、二)絕”的情況呢?隻能是:“韋編三絕”僅僅隻是在孔子遇到《易經》時候的特殊個案,而“韋編三絕”也絕不能是形容讀書次數太多太認真的一個成語。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3

因此我認為,所謂“韋編三絕”,根本就不是孔子讀《易經》的次數太多,以至于三次(或者是多次)弄斷了套住竹簡的牛皮繩子——這樣的推測其實真的太玄幻了,孔子的手勁也太大了,孔子的“功力”也太深厚了。它隻可能是孔子最初搜集到的《易經》竹簡是散落的零星的,因此他一直在考慮如何将其編篡回正确的文本原貌。當他第一次編篡完畢,再回頭一看,覺得錯誤多多,于是便将套竹簡的牛皮繩子弄斷,重新進行了編排;當重新編排完後,過段時間又回頭去看,還是覺得錯誤多多,又再次弄斷了套竹簡的牛皮繩子,再去編排竹簡。他就這樣去反複校正《易經》,将《易經》散落的竹簡反複編排,達到了三次(或者在實際上是超過三次的多次)之多,直到他認為基本正确了為止。因此“韋編三絕”的絕,絕對不是牛皮繩子被翻斷的意思,而是主動去割斷的意思。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4

當周景王去世,“王子朝奔楚”事件發生,王子朝“載其圖法奔楚”,夏商周三代以來代代相傳的王室藏書,從此失落,下落不明。在稍後,就興起了春秋的“百家争鳴”,可以推斷這些藏書的相當一部分,其實是被分散并失落在民間,正是這成為了“百家争鳴”的直接的發生原因——一系列的思想迸發沒有思想原因是不可思議的。孔子奔走各國,按照王室藏書的原有篇目,手編《六經》,其實就是在搜集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書籍,重新加以整理編輯,使它們回歸原書原貌。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5

由于原有書籍被分散,甚至部分被損毀,因此孔子的工作難度非常的大。尤其是對于《易經》,在當時懂得的人就很少,而其原書也已被分散失落,因此孔子隻有按照自己對現存有關《易經》竹簡的閱讀理解,将其編輯成書。因此,當他過段時間回頭去看編好的“《易經》”時候,他便發現問題,于是他對其重新編輯,他再回頭看,又發現新問題,又重新編輯,如此達到三次(或者實際上多次)。這個被孔子最終定稿的《易經》文本,在今天看來,遠遠沒有達到完美。然而,假如沒有孔子在以前那些辛勤的工作,我們今天對于包括《易經》在内古代的經典(《六經》),也就根本無迹可尋了。古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在今天的我們看來,确實是孔子以後的古人的肺腑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6

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是個有何等胸襟有何等達觀的人!我等今日得以能發現《易經》文本中仍然存在的瑕疵,實因孔子已經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在先。我等今日發現《易經》文本中仍然存在着瑕疵,非但不足以損害孔子的偉大,卻更能使人深切體會到孔子昔年在恢複經典過程中的艱辛。大哉!孔子!實在是仰之彌高!

(純屬作者個人見解,不代表榆木齋意見)

和孔子有關的故事韋編三絕(孔子韋編三絕個人見解)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