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沖的問題
林沖、武松和楊志,是《水浒傳》中三位重量級的好漢,雖然三人出身不同,經曆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但在水浒江湖最初之時,這三位卻都是“奮發向上”的好男兒。
林沖的職業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掙得銀子如何?應該不算太少,否則他家如何能雇得起丫鬟?而且還工作清閑,一天到晚的就看不到他怎麼上班,不是在喝酒,就是進行業務交流(魯智深),更羨慕旁人的是,還有位漂亮老婆。
但林沖卻依舊感覺還有進步的空間。以至于在一次喝酒時,陸謙就很羨慕他,表示:你現在多滋潤,連高太尉都特别看好你,前途一片光明啊。
哪料林沖卻怒了:我是名牌大學畢業,業務能力、技術水平都杠杠硬,卻咋就遇不上有本事的好老闆?以至于“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臜的氣”。(出自《水浒傳》)
看看這句牢騷,林沖連賞識他的上司高俅都罵。這其實也是許多“職場牛犢”的情況,總覺得自己比上司強,他會個啥?咋就能當領導?于是便又覺得,自己就算不能取而代之,也應該再被高看一眼,再多漲些工資,再被提拔一下。
這樣的心态好嗎?當然好,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妥妥屬于正能量。但問題是可否知道,一個人若想“飛龍在天”,就必須經過“潛龍勿用”的階段嗎?
所以筆者對林沖,一直有個看法:就算沒有林娘子和高衙内那事,他也遲早會摔個三葷六素。因為發展得太順利了,林沖已經開始擺不清自己的位置。正是因他這句罵高俅的話,才導緻了高俅的出手,一下子讓林沖領教到了“江湖的險惡”。
二、楊志的問題
楊志是“赢在起跑線”上的人物,先祖是五侯楊令公,自小就家學淵源,得以中了武舉——也就說楊志的文憑最硬!哪怕林沖那“八十萬禁軍教頭”跟楊志這金燦燦的“武舉”一比,都顯得太“民科”,就更不要說,對比家族背景了。
因此楊志老早就入了體制内,是正牌的軍官身份——制使!而且更幸運之處是,他還得到了給皇上大哥“押運花石綱”的美差。能給皇上大哥辦事的人,前途如何?不言而喻吧。因為這種差事,是要打破頭的,且要經過嚴格審核的。
楊志能去辦這差事,楊家将後代這個标簽,起到了大作用。可惜楊志玩砸了,船翻後他竟然撒丫子逃跑了,而不是主動承擔責任。要清楚這屬于不可抗的外力導緻,完全是可大可小的罪過。
可楊志這一逃跑算毀了一切。後來他丢失十萬生辰綱,也是如此,一下子所有罪過就都歸他了。就這樣楊志從奮發向上的好苗子,變成了“很有前途的強盜”。究其原因,跟林沖很相似,人生過于順風順水,一旦遇到波折就扛不住,抗壓能力太差。
人人都想當人生赢家,但可知,當我們念叨“赢”時,就等于承認了“輸”的存在,沒有輸,何來赢?經不住輸得昏天黑地,哪可能赢得陽光燦爛?水浒江湖中的林沖和楊志,基本上都屬于這種狀況!
所以最終這哥倆都凄涼病死。楊志病死時,身邊連一個兄弟沒有。
林沖比楊志還好點,有武松——那麼武松又是啥情況?為何他最終混成了“清忠祖師”?
三、武松的第一個獨到之處
武松是三人中起點最低的,屬于草根階層,所謂該好好學習時,卻由于缺乏引導,變得争強好狠,把人給打傷了。沒經過啥風浪的武松,吓得撒丫子就逃,把擔責這事塞給哥哥武大郎,他則一溜煙逃到了柴進府去避難。
所以武松非常接地氣,像極了許多人的青少年時期。當然對于咱們來言,說法要好聽些,叫“在外奮鬥”。其實都是一個樣,到了外面才知啥叫“江湖”。
林沖都是囚犯了,但到了柴進府,卻是上賓。宋江都被通緝了,到了柴進府,更是上賓。再看武松,慘啊,病了也沒人管,老哥一個生火取暖——誰讓你武松沒名氣,沒背景,沒銀子,卻還不知低頭,亂發臭脾氣呢?
不過,筆者卻更理解和喜愛武松了,當一個人落魄到,隻剩下外人眼中那可憐的自尊時,而他卻依舊死死護住,其實就證明了這個人有希望,有前途,武松就是如此!
這便是武松第一個做人的獨到之處:無論如何被江湖毒打,無論如何年少輕狂,卻始終不丢棄做人的尊嚴。這點從他後來跟宋江的相識和結拜,也能看得出來。之所以跟宋江結拜,就在于宋江認可武松,給予了他尊嚴。
别管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柴進),還是名震四方的江湖枭雄(宋江),武松面對他們,都不會出賣自尊,去換取 “好處”,拒絕做别人的“附庸”。
這同時也是為啥宋江費了那麼多心血,就是無法讓武松如李逵、花榮一樣,變成心腹小弟的原因——凡擁有自尊者,方能尋回(到)自我。隻有擁有了自我的人,才能說:這個人,有前途!
如今再看林沖和楊志,他們可有自我嗎?林沖總是做人嫁衣,楊志放棄自己打出的二龍山,非要加盟“仇人”所在的梁山,都把自我搞丢了。宋江招安,武松當面反對,林沖和楊志呢?
誰都有可能在招安後得到好果子,唯有這哥倆不能,都得罪苦了高俅,楊志更甚,還間接得罪了梁中書和蔡京,他倆為何都沉默?
不是他倆想不到結果,而是都成了“梁山(宋江)”的附庸罷了,不敢反對——這就是丢棄自我的可悲!比如武松,斷臂後拒絕回京受封。林沖當時風癱,也是理由,為何不拒絕?
結果他人還在六合寺養病呢,宋江那裡已經上報皇上大哥:林沖病死了!筆者真搞不懂,林沖到底是病死的,還是被氣死的,無論怎麼死的,都堪稱窩囊。再看武松,卻被封為清忠祖師。
倘若說武松在做人方面,因始終擁有自我,而擁有獨立自主、獨立思考的意識,是其最終被封為“清忠祖師”的先決條件的話,那麼必然條件是啥?這就引出了武松的第二個獨到之處:識進退!
四、武松的第二個獨到之處
武松除了因為醉酒後,面對一條大黃狗時而失了方寸,導緻其被孔明、孔亮活捉外,其餘之時一貫是“不打無把握之仗”。是該進則進,哪怕最貌似不可能完成的血濺鴛鴦樓,武松為何敢回去?一是料到了對方絕對想不到,二是他熟悉那裡的一切。
該退則退,魯智深被張清飛石爆頭,武松護住魯智深撤退。為啥不拼命?對方在暗,自己在明,事發突然,兄弟第一。
還有他跟着魯智深去少華山,魯智深張口罵朱武,武松替魯智深圓場,并給足朱武面子,這才是立體的武松——嚣張得要命(進),卻又理智的可怕(退)!
正是因武松在做人方面,還有這種獨到之處,所以他總能在恰當的時機,做出最合理的選擇,隻不過表現形式不同罷了,忽而嚣張,忽而冷靜,忽而貌似魯莽,忽而又不近人情……
再反觀林沖和楊志,他倆可曾有過這種獨到之處?林沖隻知道退,直至退得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才殺王倫。
楊志隻知道逃(推卸責任),其他梁山好漢被張清飛石打,别管多慘,卻都不算丢人,唯有楊志是“膽喪心寒,伏鞍歸陣”。
所以武松能最終成清忠祖師,不是因為他的業務能力(武功)、智商等比林沖和楊志強,而是在于武松在做人方面,有這兩點獨到之處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