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建設是建築領域對技術性要求,那麼施工技術你了解多少呢?小編為你總結了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要點!
一、砌築工藝流程
1、砌築階段:
砌築樣闆間驗收完畢,方可進行大面積砌體砌築。
2、加氣砼砌塊砌築工藝流程:
清理基層→排列砌塊→定位放線→立皮數杆→後置拉結鋼筋→牆根坎台施工→選砌塊→澆水濕潤→滿鋪砂漿→擺砌塊→安裝或澆注門窗過梁→澆注砼構造柱、圈梁 →砌築頂磚
二、主要工序控制
1、施工放線
(1)設置基準控制線:
主體施工階段彈放砌體牆控制線或輔助控制線,且在結構施工、砌體施工、抹灰施工階段時,同一工程部位均須利用同一條控制線,避免因控制線彈放誤差引起施工誤差。
(2)設置砌築控制線:
1)由基準控制線,引出砌築軸線、邊線。
2)在砌築前需根據實際情況向施工工人交底,明确煙道、風道、管井尺寸,廚衛開間等準确尺寸。
2、繪制砌塊排列圖,立皮數杆
(1) 砌築前應根據下列因素進行砌塊排列設計,繪制砌塊排列圖:
1)砌塊尺寸、灰縫厚度、頂部空隙和牆根部坎台高度。
2)盡可能采用主規格砌塊,減少配套砌塊的種類和數量。
3)按門、窗、過梁、暗線、暗管、線盒等的要求,在排列圖上标明主規格砌塊、 配套砌塊以及預埋件等位置。
4)标明灰縫中應設置拉結鋼筋的部位。
5)标明預留洞和預埋件的位置。
( 2 )施工時在牆體轉角處立好皮數杆或利用混凝土牆柱做皮數杆,杆上标明塊層、灰縫、窗台闆、門窗洞口、過梁、圈梁、預制件等的高度及位置,并應随時檢查其準确性。
( 3 )砌塊排列:要求整齊且有規律性,避免通縫,砌塊排列應上下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塊長度1/3。
3、砌築施工技術要領
1)現澆混凝土結構的填充牆應在主體結構澆築完成28d後開始砌築,防止産生混凝土結構收縮裂縫。
2)砌築前砌塊應噴水處理
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築時,砌塊含水率宜< 15%,如砌塊幹燥,砌築前向砌築面适量澆水。砌築時禁止用水管對着砌塊淋水,宜用小勺澆水或噴淋,澆水量控制控制方法:A,砌塊滲水深度小于8mm;B,手摸有潤澤感。采用專用砌築砂漿時,砌體表面可不用噴水處理。
3)砌體底部處理:在砌塊牆底部應用小塊實心砌塊砌築(水泥磚)或C20細石混凝土腳坎(廚衛), 其高度宜不小于200mm。
4)不同幹密度和強度等級的加氣混凝土不應混砌。加氣混凝土砌塊也不得與其他磚、砌 塊混砌。但在牆底、牆頂局部采用小塊實心磚砌築不視為混砌。
5)砌體灰縫要求
内外牆體灰縫應雙面勾縫,縫深4-5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為8-12mm ,最大不得大于15mm。
6)砌體頂部斜頂磚要求
砌到接近上層梁、闆底約200mm,浮磚壓頂待下部砌體沉縮。在抹灰前(間 隔時間不少于14天),宜用實心磚斜砌擠緊,磚傾斜度為60度左右,砂漿應飽滿,如圖所示:
7)門窗洞口過梁設置求:
牆體門窗洞口及施工洞口上部均應設過梁,每邊支撐長度不小于300mm。
7)牆體拉結鋼筋設置要求
砌塊牆與承重牆或柱交接處,應在承重牆或柱的水平灰縫内預埋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沿牆或柱高每600mm左右(與砌塊模數相同)設一道,每道為2根直徑6mm的鋼筋(帶彎鈎),拉結鋼筋通長設置,在砌築砌塊時,将拉結鋼筋伸出部分埋置于砌塊牆的水平灰縫中。拉結筋采取預埋方式設置,砌築前需檢查拉結鋼筋數量及位置,對于不準确或缺漏的拉結鋼筋,建議按照實際排磚位置鑽孔(深度100mm以上),孔洞需清理幹淨後灌環氧樹脂膠進行植筋,後植的拉結鋼筋需牢固。
8)切鋸砌塊應使用專用工具(鋸),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
9)每天砌築高度要求
加氣混凝土砌塊牆每天砌築高度不宜超過1.5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内。但在停砌後最高一皮磚因其自重太輕而容易造成與砂漿的膠結不充分而産生裂縫,應在停砌時最高一皮磚上以一皮浮磚壓頂,第二天繼續砌築時再将其取走。
10)設計無規定時,不得有集中荷載直接作用在加氣混凝土牆上,否則,應設置梁墊或采取其他措施。現澆混凝土養護澆水時,不能長時間流淌,避免發生砌體浸泡現象。
11)牆體的洞口下邊角處不得有砌築豎縫。
12)構造柱做法
寬度大于2m的洞口的兩側、長度超過2.5m的獨立牆體的端部;砌塊牆體的長度超過5m時,應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設置、截面尺寸、配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與樓層圈梁或基礎梁錨固。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不應小于(牆厚×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馬牙槎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設計時,按以下做法: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 300mm,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 ,自底向上,先退後進。
沿牆高每隔600mm設2ø6水平鋼筋,每邊伸入牆内不宜小于1m。
對加氣混凝土砌塊牆體,構造柱與牆體連接處的砌體宜砌平,并采用拉結筋與砌體連接。
采用對拉螺栓固定模闆,螺栓應從構造柱内部穿過,不得在砌塊上鑿孔。不得采用穿鐵絲的方式固定模闆。
13)外牆門窗洞口
外門窗洞口(包括臨時施工洞口),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支座長度應根據洞口寬度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時,支座處砌體頂部應找平,安裝時應坐砌砂漿。洞口過梁搭接長度不小于250mm。
當外牆為砌體時,須在外門窗洞兩側預埋C20混凝土塊(有混凝土企口情況除外),以便固定窗框(或副框)。混凝土塊寬度同牆厚,高度應與砌塊同高或砌塊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長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塊中心距洞口上下邊的距離為150~200mm,其餘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400mm,且均勻分布。嚴禁采用預埋木磚固定門窗。
對于砌體牆,外窗洞下口必須澆築寬與牆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mm、長度每邊伸入牆内不少于400mm(不足400mm時通長設置)的混凝土窗台闆(針對窗台下砌體八字縫措施),已設鋼筋混凝土凸窗套或窗台闆者除外。窗台闆為C20混凝土,内配3Φ10主筋和φ6@250U型分布筋。
14)内牆門洞口
門窗洞口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支座長度應根據洞口寬度按設計要求采用。當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時,支座處砌體頂部應找平,安裝時應坐砌砂漿。洞口過梁錨固長度不小于250mm。
當洞口的寬度大于或等于2m時洞口兩側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邊框或壁柱,且構造柱設置應符合要求,縱筋應錨入過梁。
當為砌體牆時,須在門窗洞兩側預埋C20混凝土塊(有混凝土企口情況除外),以便固定門窗框(或副框)。混凝土塊寬度同牆厚,高度應與砌塊同高或砌塊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長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塊中心距洞口上下邊的距離為150~200mm,其餘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400mm,且均勻分布。嚴禁采用預埋木磚固定門窗。
當内牆為砌體時,應沿門洞口兩側,采取灰砂磚或水泥磚或C20混凝土預制塊,以每隔500~600mm間距替換加氣磚;門洞兩側自離地500起,采取灰砂磚或水泥磚或C20混凝土預制塊。
三、砌體工程質量允許偏差
大家要是需要各類建築資料的,可以去“土木智庫”公衆号,裡面有一個“免費資源”菜單,可供大家選擇,注意是公衆号,不是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