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17:22:28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名著速讀國内篇----第九十八章列子)1

第1頁 作者介紹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内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于黃帝老子,歸同于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轶事典故

《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遊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将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列子心胸豁達,貧富不移,榮辱不驚。因家中貧窮,常常吃不飽肚子,以緻面黃肌瘦。有人勸鄭國執政的子陽資助列子,以搏個好士之名,于是子陽就派人送他十車糧食,他再三緻謝,卻不肯收受實物。妻子埋怨說:“我聽說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樂地生活,我卻常常挨餓。宰相送糧食給你你卻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對妻子說:“子陽并不真的了解我,聽了别人的話才送糧給我。以後也可能聽别人的話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後,鄭國發生變亂,子陽被殺,其黨衆多被株連緻死,禦寇得以安然無恙。這樣的列子遺事今鄭州民間還在流傳,康熙三十二年《鄭州志》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列子貴虛尚玄,修道煉成禦風之術,能夠禦風而行,常在春天乘風而遊八荒。莊子《逍遙遊》中描述列子乘風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他駕風行到哪裡,哪裡就枯木逢春,重現生機。飄然飛行,逍遙自在,其輕松自得,令人羨慕。唐玄宗天寶元年(739年)李隆基封其為沖虛真人,其書名為《沖虛真經》。宋徽宗封為“緻虛觀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間加封“至德”,号曰《沖虛至德真經》。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名著速讀國内篇----第九十八章列子)2

第2頁 内容概要

《列子》又名《沖虛經》,屬于早期黃老道家的一部經典著作。其思想主旨本于黃老、近于老莊,追求了一種沖虛自然的境界。在《沖虛經》的種種名言及寓言故事裡,都體現了道家對精神自由的心馳神往,而它宏闊的視野、精當的議論和優美的文筆又使人領略到子學著述隽秀、凝煉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論長短,都自成系統,各有主題,反映睿智和哲理,淺顯易懂,饒有趣味,隻要我們逐篇閱讀,細細體會,就能獲得教益。它完全可以與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遠遠超越《伊索寓言》。

全書共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曆史故事等134章,如《黃帝篇》有十九個,《周穆王篇》有十一個,《說符篇》有三十個。基本上以寓言形式來表達精微的哲理。是戰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後學著作的彙編。

《列子》中多記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其中寓言故事百餘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誇父追日》《杞人憂天》等,都選自此書,篇篇珠玉,形象鮮明,含義深刻,妙趣橫生,隽永味長,發人深思,具有較高的文學意義和思想價值。

列子的學說,劉向認為:“其學本于黃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于六經。”

列子的智慧。張湛《列子·序》認為:“其書大略明群有以至虛為宗,萬品以終滅為驗,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為表,生覺與化夢等情。巨細不限一域,窮達無假智力,治身貴于肆仕,順性則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懷則無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死後,葬在了家鄉鄭州。在鄭州市東30裡的圃田鄉大孫莊村,村東南有一座小型墓冢及墓碑,傳為列子墓。列子墓前有潮河,後有丘陵,四周棗林叢叢,附近有列子祠。創建年代無考,據碑文記載,祠曾一度被改為佛寺,明萬曆八年(1580年)監察禦使蘇民望巡視河南過圃田時,得知此事,因命奉直大夫知鄭州事許汝升重建祠堂,并立《重修列子祠記》碑石。

列子生前禦風而行逍遙遊,終得成仙升天,給後人留下了八卦禦風台。八卦禦風台在鄭州東二十裡鋪南高崗上,為一八角形高台,上繪八卦圖,旁有列子塑像。那裡山高林密,雲纏霧繞,風吹樹響,站在禦風台前,望着列子像,真能感覺到幾分道風仙氣。故鄭州人将此景色謂之“卦台仙景”,列入鄭州八景。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名著速讀國内篇----第九十八章列子)3

第3頁 時代背景

列子是戰國前期(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間,享年不明)道家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列子著有的《列子》一書,深刻反映了夏末周初交替與春秋戰國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當時的哲學、 神話、音樂、軍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風習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現,另外,《列子》還保存了神話傳說、音樂史、雜技史等衆多珍貴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偃師獻技”是列子在戰國時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所獨創的科學幻想寓言 ,寓言中這個人工材料組裝的歌舞演員倡者,不僅外貌完全像一個真人,能歌善舞,而且還有思想感情,甚至有了情欲,以假亂真,比已經造出的機器人還要高出一籌。寓言中的幻想利用了戰國當時的科學技術成果,以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為基礎當做出發點。其深層寓意是對當時墨家代表人物崇尚技巧的議論。

《周禮》的《冬官》部分,漢初已佚,後補入《考工記》,用以代替《周禮·冬官》。《考工記》是一部切實而具體的講述生産技藝的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部記述官府手工業生産工藝和質量規格的書籍。據後人考證,《考工記》成書約在春秋末戰國初,是春秋末戰國初一部有關手工業制造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彙編,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手工業制造的科學技術水平。

《考工記》所記述的攻木之工有七種,攻皮之工有五種,刮摩之工有五種,抟埴之工有兩種,還有設色之工、攻金之工等六大類30個不同工種。手工業工匠在生産實踐中發展了數學、力學和聲學等方面的知識,并且把這種知識具體地應用于手工業制造。

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為俑者不仁”。鄭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于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謂之俑也。”孔穎達正義:“刻木為人,而自發動,與生人無異,但無性靈知識。”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焦循《孟子正義》:《廣雅》引(張揖)《埤蒼》雲:“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為其像人者,謂為其像人之轉動跳踴也。”可見木“俑”就是由簡單機械發動能夠自己轉動跳躍的木人。

春秋末戰國初,公輸般已能削竹木為鵲,墨子已能造木鸢“飛之三日而不集”(《墨子》、《韓非子》、《淮南子·齊俗訓》)據漢代人記載,先秦已有一種自動木人,能駕馭木車木馬走得很遠。公輸般造木人,禦木車馬,載母其上,一驅不還。(《論衡·儒增》)《偃師獻技》正是在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現實基礎上充分展開奇特的想象而創作出來的。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名著速讀國内篇----第九十八章列子)4

第4頁 讀者評論

1、列子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的道家學派重要傳承人物。先秦道家創始于老子,發展于列子,而大成于莊子。其思想主張存在《列子》書中。列子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階段思想;《列子》中的“天體運動說”“地動說”“宇宙無限說”等學說,都遠遠早于西方的同類學說;開創融寓言與哲理為一體的先秦散文文風。

2、《列子》一書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化”。它具有多重義項,但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宇宙生成系統中的“生化”,認識論和境界層面上的“物化”,以及政治和社會理論層面上的“教化”。宇宙生成系統中的“化”具有本源與萬物兩個相互聯系的主體角度;認識論層面上的“化”是境界層面上“化”的基礎;而政治理論層面上的“化”則具有與衆不同的鮮明特點。

3、《列子》以沖虛自然規定道體之性,并以道作為萬物的宇宙生成的起源,這就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确定了一個根據。它意在表明,道不僅是天地萬物存在的原則,而且也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則。人生的方式和目标,就是求得與道體合一,達到沖虛自然之境,使生命存在獲得無限的意義,實現心靈的自由。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名著速讀國内篇----第九十八章列子)5

第5頁 名言佳句

1、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列子.楊朱》

點評:自古聖賢皆寂寞,雖然活着的時候,沒有享受過一天的歡樂,但死了以後,卻能留下萬古流傳的美名。

2、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列子.說符》

點評:萬事萬物都在發展變化之中,此一時彼一時,所以世上沒有永遠正确的道理,也沒有永遠錯誤的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3、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列子.說符》

點評: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把好處給了别人,返回來的就是實惠;把怨恨給了别人,返回來的就是禍害。

4、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列子.天瑞》

點評:即使是蒼天與大地,也沒有完美無缺的功效;即使是聖人,也不會全知全能;天下萬事萬物,都沒有完美無缺的。所以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會伴随着煩惱和痛苦。

5、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列子.說符》

點評:人做善事,不是為了名聲,名聲卻跟着來了;雖然得到名聲,但并不期望得到什麼利益,而利益卻也跟着來了。所以說越是想得到的,往往就越得不到;越沒想得到的,往往反而就得到。

6、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列子.說符》

點評:看到外在的表象,就能知曉内在的實質;觀察一個人的過往,就可以知道他的将來。

7、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列子.楊朱》

點評:做大事業的人,不會拘于小節;建大功的人,不會在意小的事情。

8、夫淺知之所争者,末矣。——《列子.說符》

點評:知識淺薄的人,他們讨論事情,往往都說不到點子上,談的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

9、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說符》

點評:古人說“難得糊塗”,洞察秋毫,太過用心,未必是事。所以說能夠看得深水中的遊魚,或者能夠探知到别人的隐私,這都不是兆頭,用以招來災禍。

10、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列子.天瑞》

點評:窮秀才,窮秀才,讀書人貧窮,是很普遍的狀況;人生的終點,就是死亡,沒有人可以例外。如果人能夠知足而樂,安于平常,靜待壽終正寝,那還有什麼值得憂愁的呢?

(未完待續)

列子的簡介及作品簡介(名著速讀國内篇----第九十八章列子)6

(文中圖片、資料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提供者)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