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重耳自幼長在宮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個侍從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端給重耳喝,說是麻雀湯。重耳喝完後連稱味道好,後來在趕路時,重耳發現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經過追問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動不已,并許諾回國後定當重賞介之推。
2、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曆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讨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争功讨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隐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3、有人為其鳴不平,便作詩來諷刺晉文公忘恩負義,這首詩在市井流傳開來,并很快傳到了晉文公耳中。晉文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親自帶着大臣們前往綿山迎介之推出山為官,介之推不從,趙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獻奸計,告訴晉文公說三面燒山,介之推是孝子,為了母親必定下山。
4、晉文公不知是計,信以為真,而趙衰、狐偃等人卻四面燒山,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恸哭。裝殓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5、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将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複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