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傳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3:54

重陽節的習俗有:曬秋,放紙鸢,登高,吃重陽糕,祭祖,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羊肉面,歸甯父母等。

重陽節習俗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山區的村民,由于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隻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挂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2.放紙鸢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鸢,線愛長”。紙鸢就是我們所說的風筝,廣東、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陽放風筝的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鸢為主要特征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3.登高

(1)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曆史悠久。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4.吃重陽糕

(1)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2)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5.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這一天,廣東人稱“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員都要回來“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随着曆史的發展演變,不少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

6.賞菊

重陽日,曆來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7.飲菊花酒

(1)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并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2)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後仍有贈菊祝壽和采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采菊釀酒的事例。

8.佩茱萸

(1)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标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2)《本草綱目》說茱萸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而古人則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9.吃羊肉面

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10.歸甯父母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都會準備名酒和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這便是“歸甯父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