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記者溫暖的手記

記者溫暖的手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57:41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1

圖為:本報記者何婷講述《一張小餅滿城大愛》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2

圖為:本報記者陳淩墨講述《一個人,一條魚》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3

圖為:本報記者滿達講述《軍魂在烈火中永生》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4

圖為:本報記者劉春燕講述《19年,再出發》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5

圖為:本報記者鄭晶晶﹙左﹚和婦産科專家張慶華教授在直播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6

圖為:本報記者鄒斌(左一)、曲嚴(左三)在探秘非遺國漆直播現場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7

圖為:本報記者何婷(左)、曹磊(中)在中百生活劇場直播

記者溫暖的手記(我們總是在路上)8

圖為:本報記者李月媛(中)在直播“舌尖上的漢陽”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豔 通訊員吳珊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 鄒斌 曲嚴 蕭颢 李輝 王永勝

“當你看到我的時候,我和新聞不僅在紙上,也可以在路上。請鎖定楚天都市報推出的‘我們在路上’大型網絡直播,讓你離記者近一些再近一些……”

昨日是我國第19個記者節,本報派出十餘名記者,滾動推出了7場網絡直播活動,觀看量合計高達100餘萬人次。

9:00,在全國或省級“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中均斬獲獎項的4位記者何婷、滿達、劉春燕、陳淩墨,給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學子們再次開講,拉開全天候直播活動大幕。

《一張小餅滿城大愛》,講述了江城網友在2016年冬夜接力幫助“煎餅姐”汪天姣的溫暖故事;《軍魂在烈火中永生》,彰顯了記者為采寫救火英雄李道洲的壯舉,通宵達旦堅守現場的敬業精神;《19年,再出發》,梳理了楚天都市報19年來幫助貧困大學生圓夢,打造大型品牌公益活動不忘初心的曆程;《一個人,一條魚》,訴說了長期跟蹤報道白鱀豚、江豚、中華鲟等珍稀水生動物命運,關注長江大保護進程的執着……

11:00,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第二場直播《武漢名醫談婦科腫瘤:這些信号别忽視》開鑼。由本報推出的“38℃婦産科”報道的主人公、武漢市中心醫院婦産科張慶華教授坐鎮,吸引不少網友還踴躍提問。

14:30,第三場直播《探秘非遺國漆制作工藝場》,請來了東西湖區新溝鎮的非遺文化傳承人餘繼先。老先生介紹了國漆的制作加工流程,57歲的簡緒澄師傅手持木質釘耙,演示了拌漆過程。

15:30,記者将鏡頭聚焦武昌區84歲的剪紙達人楊春榮婆婆。為迎接軍運盛會,她耗時1個月創作了一幅1.5米長的《大江大湖大武漢》剪紙作品。8萬多網友通過鏡頭,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黃鶴樓、龜山電視塔、武漢體育中心等多個武漢地标。

16:00,第五場直播如約而至,本報網紅記者“曹打聽”來到漢口越秀星彙維港的中百生活劇場,為消費者探訪生鮮凍品的市場狀況。

16:30,直播鏡頭又搖向宜昌市伍家崗區大公橋社區,十幾名留守兒童在兩個大姐姐的指導下,開心地擊打着非洲鼓和尤克裡裡。她倆是三峽大學藝術學院的大學生志願者,前來教授聲樂知識,并跟孩子們相約每周一見。

17:30,最後一場直播在漢陽區攔江路開鑼。10多名市民代表與華師大、湖工大的10多名留學生結對子,共同感受“舌尖上的漢陽”……

記者,記着。

在這個特殊又平凡的節日裡,記者們依然奮鬥在街頭巷尾、社區校園,與讀者在一起,與網友在一起。

他們,腳下有泥,眼中有光。

他們,鐵肩荷責,妙手著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