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母戊鼎和司母戊鼎其實是同一個東西。最初給後母戊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将其稱為司母戊鼎是因為他認為“司母戊”意思是“祭祀母親戊”的意思,且當時另一著名學者也認為“司”有“祠”的意思,此後這一名稱就保留了下來,但是實際上“司”應做“後”解。
後母戊鼎和司母戊鼎有什麼不同
自郭沫若先生給司母戊鼎命名之後,這一名稱在此後的幾十年中一直被沿用,稱為“司母戊大方鼎”,又因為這座鼎意義非凡,是我國考古學商的偉大發現之一,司母戊鼎的名稱也被寫進了曆史課本,河南安陽作為寶鼎的老家,也在殷墟博物館内建造了一個赝品,并寫上了“司母戊”這幾個字。
但在後來,經過了多為曆史、文字學者的研究,認為“司”應該做“後”解,在古漢字中,司和後其實是一個字,而“後”主要指的是皇後,前後的後則是用現在已經廢除的“後”來表示,所以這裡應該是“後母戊”,意思是“偉大、令人尊敬的”,确定了這一含義之後,不管是博物館還是課本上這一方鼎的名稱都改為“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介紹
後母戊鼎是商朝後期的一件青銅鑄品,于1939年的時候在河南省安陽市五官村出土,頂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重達832.84千克,鼎身四周刻有饕餮紋和盤龍紋,工藝精巧,十分威嚴,其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