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台風登陸後,人們會遇到比較多變的天氣,如暴風雨、大風等,所以大家會提前做好防範。那麼,台風可以人工制造嗎?人工可以制造台風嗎?一起來看看。
台風可以人工制造嗎
台風不可以人工制造,台風的形成複雜,比如上冷下熱不穩定的大氣層結,涉及範圍大,大氣層高度大,目前技術難以達到。
目前我們對天氣影響的技術和效果,都隻停留在較小的區域、很窄的領域,同時人工影響天氣的結果也很難達到百分百有效。特别是對于控制龍卷風、台風(大西洋或者北太平洋東部産生的熱帶氣旋叫飓風)這樣具有強大破壞力的天氣,我們目前還沒有好的辦法,畢竟這樣的天氣系統所攜帶的能量十分巨大,移動速度又快,要想改變、消除或者控制它們的形成以及運動模式,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付諸極大的能量輸入,我們既缺乏這樣的能量投入機制,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達到目的。
拿台風為例,據科學家測算,一個“時尚”的台風,維持其旋轉運動的能量,大約有2.0-6.0×10^19焦耳/天。台風渦旋的巨大能量,來源于水汽上升凝結過程中所釋放的潛熱,隻有熱帶廣闊的海面才能提供這麼大的能量。所以,台風發源地一般都發生在熱帶表層海水溫度高于26.5攝氏度的區域。普通台風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大約相當于全球年發電量的200多倍,也相當于50多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量。
如果有人說,想嘗試控制台風以改變它的走向,或者幹脆将它整消失了,我們肯定覺得這個人的想法是荒謬的。然而,就是這個看似荒誕、人類根本無法企及的目标,真的有科學家正在持續開展研究,而且未來幾十年内,還有可能會付諸實踐。
當然,科學家所研究的方向,并不是在台風形成以後再去想辦法控制,一方面是先以較小規模的急速氣流運動—龍卷風做嘗試,另一方面是從劇烈空氣運動産生之前着手。
大家知道,任何風暴(包括龍卷風和台風)的形成,都是一系列複雜的、相互關聯的驅動因素共同決定的,如果我們能夠用某些方法,找到并影響到這些因素中最“弱小”、最易發生改變的方面,那麼就有可能改變整個氣流系統的發展和運動。就像一組協同配合的齒輪組,我們即使把其中的一個小齒輪破壞了,整個齒輪組的運動都會受影響甚至完全癱瘓,道理是一樣的。
這個思路,如果應用到控制龍卷風,甚至台風上,即使想破壞風暴系統中的一小部分,難度也是非常大的,但理論上也并不是行不通。
台風的破壞力大小
台風的破壞力按等級來計算,等級越高,威力越大。
熱帶低壓,風速約為每秒17米,在這種情況下則預示着台風即将産生。
熱帶風暴,風速約為每秒24米,樹木會左右搖晃,人在街上行走會感到明顯的阻力,台風藍色預警信号将在此時發布。
強熱帶風暴,風速約為每秒32米,一些小樹苗在此時會被連根拔起,大樹的樹枝則會折斷,街道上的廣告牌被吹翻。
台風,風速約為每秒41米,此時熱帶氣旋強度已經達到台風級别,可産生強大的破壞力,街道的電線杆會被吹倒,一些房屋的屋頂會被掀起,一些劣質建築物倒塌。
強台風,風速約為每秒50米,大樹會被連根拔起,街道房屋的門窗被破壞,大型廣告牌跌落,一些平房或活動闆房會被直接摧毀。台風紅色預警信号将在此時發布。
超強台風,風速約為每秒52米或以上,是台風中的最高級别,在超強台風之下,任何障礙都不是阻礙,可以被直接摧毀,台風在沿海地區可以掀起超過10米高的海浪直撲地面,破壞沿海的所有一切。
台風威力強大,而且生命周期長,可以持續一個星期甚至更久,有個别台風還可以通過補充損失的暖濕氣流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周期。對經濟造成的破壞巨大,對人員傷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