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原文及注意事項

大學原文及注意事項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19:06:07

大學原文及注意事項(大學注釋二)1

【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知道要達到并安住的境界,則志意堅定;志意堅定,然後才能虛靜恬淡,不為外物所擾;虛靜恬淡,然後才能随其所處而身心俱安;身心俱安,然後才能凝思感物;凝思感物,然後才能有所得而進入至善的境界。萬物有根本與末端,萬事有起始與終結。知道止于至善的先後次序,就接近道了。

注釋

[1]總說

唐·孔穎達《禮記注疏》:“更覆說‘止于至善’之事。既知‘止于至善’,而後心能有定,不有差貳也。”

朱熹《四書或問》(卷一):“‘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外馳。‘安’,謂所處而安。‘慮’,謂思無不審。‘得’,謂得其所止。”“‘知止’雲者,物格知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至善之所在,是則吾所當止之地也。能知所止,則方寸之間,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理既有定,則無以動其心而能靜矣。心既能靜,則無所擇于地而能安矣。能安,則日用之間從容閑暇,事至物來,有以揆之而能慮矣。能慮,則随事觀理,極深研幾,無不各得其所止之地而止之矣。”

明·王陽明《大學問》:“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纭之患矣。”

衛湜《禮記集說》:涑水司馬氏(光)曰:“‘定’者,能固執于至善也。‘靜’者,不為紛華盛麗之所移奪也。‘安’者,悅而時習之也。‘慮’者,專精緻思以求之也。‘得’者,入于聖人之道也。”新定邵氏(甲)曰:“所見既定,則道之本體不外此心。心境内融,寂然無際,如此而後能靜。靜,則日享恬澹之樂,而無外馳之勞,夫是以能安。安,則靈扃湛然常明,而無物欲之蔽,夫是以能慮。慮,則事之隐微曲折,無不了然洞見矣。”

[2] 知止

宋•朱熹《大學章句》:“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十四):“知止,隻是識得一個去處。既已識得,即心中便定,更不他求。如求之彼,又求之此,即是未定。”

衛湜《禮記集說》:龍泉葉氏(适)曰:“觀堯、舜、禹、湯、文、武、孔子之所止,則可以見至善之所在矣。”藍田呂氏(大臨)曰:“蓋學至于誠,則天之道也,非有我之得私也。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雖善不足以明之。然天下之善,何以加此?故所止者,止于是而已。人之所以不定者,以其不知所止而已。猶行者之未得舍,則不能不求其它。故人莫不欲知所止。所止未在于至善,則終亦莫之定矣。夫學至于誠,則莫非天道之自然。盛行不加,窮居不損,先聖後聖,若合符節,可以不勉不思,自中于道,豈容人之智力措于其間哉?知此,則其心定矣。故曰‘知止而後有定’。”

明·憨山德清《大學綱目決疑》:“‘定’字,乃指自性本體,寂然不動,湛然常定,不待習而後定者。”“又六祖大師雲:‘汝但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見心體。’此便是知止的樣子。所以學人貴要知止,知止自然定。”

清·李光地《〈大學〉古本說》:“‘知止’者,未能至之,而知所向望歸宿之謂也。”

清•陸隴其《四書講義困勉錄》:“《翼註》曰:‘知字,深是融悟之知,非聞見之知。’”

[3] 定而後能靜

《易•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卷二):“靜,審也。從‘青’從‘争’。青有色相之可欲,人所共争者。争則動莫甚焉,何以反謂之靜乎?曰:凡人之争端,必起于不安其分。不安其分者,由審察之不明也。既有色相,則易于審察,各安其分而争端息矣。《禮》曰:‘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言人能定其心而不移,始能詳審而不亂,能詳審而後能安其身心也。‘定’、‘靜’、‘安’三字,等級不同如此。”

《莊子•天道》:“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帝王聖人休焉。”

明•貝瓊《清江文集•處靜軒記》(卷十):“鏡之空也,物至而鑒,不能使之不鑒也,鑒萬物而不為物昏也。心之靈也,事至而應,不能使之不應也,應萬事而不為事撓也。君子之學如此而已。”

[4] 靜而後能安

宋·禇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天道》(卷四十):“欲盡其性,必先靜心。水靜明平,大匠取法。水則靜猶能若此,況人心乎?心者精神之宅,靜之則精一而神全,撓之則精竭而神疲。精一神全,則其心圓明,何所不照。此天地之鑒,萬物之鏡也。心虛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至于無為。”

元•吳澄《吳文正集•跋靜安堂銘》(卷六十三):“古今人言‘靜’字,所指不同,有淺深難易。程子(颢)言‘性靜者可以為學’,與諸葛公言‘非靜無以成學’,此‘靜’字稍易,夫人皆可勉而為。周子言‘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與莊子言‘萬物無足以铙心故靜’,此‘靜’字則難,非用功聖學者未之能也。《大學》‘靜而後能安’之‘靜’,正與周子、莊子所指無異。朱子以‘心不妄動’釋之,即《孟子》所謂‘不動心’也。孟子之學,先窮理知言,先集義養氣,所以能不動心。大學之教,窮理知言則知止,集義養氣則有定,所以能靜也。‘能靜’者,雖應接萬變而此心常如止水,周子所謂‘動而無動’是也。安則素其位而行,無入不自得之意。”

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心既能靜,身子便到處皆安穩,自然不動搖。這便是‘靜而後能安’。”

明·蕅益大師《四書解•大學直指》:“内心無喘故,覺所覺空,名‘能安’。”

明•呂柟《泾野子内篇•端溪問答》(卷四):問:“人之吉兇,凡以善惡而已。故吉人而罹災,是曰反常;兇人而獲福,是曰不祥。然君子之為善,則豈以是為忻戚哉?今不然,聞鴉噪則以為兇為憂,聞鵲噪則以為吉為善。嗚呼!其亦異乎?”曰:“‘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凡天下之道,隻貴知止。能知止,聞鴉噪亦不憂,聞鵲噪亦不喜。”

[5] 慮而後能得

宋·李杞《用易詳解》(卷九):“萬物之變,彼此之交,途雖殊而可以同其所歸,慮雖百而可以一其所緻。其自然相感,蓋不待乎思慮而後能得也。故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夫寂然不動而感通之妙自存乎其中,尚何思慮之有乎?天下之理,惟無心于物,為能應物而不滞于物。夫物理之相感,其往來屈信之際,蓋自然而然,非有以使之然也。”

宋·史浩《尚書講義》:“‘弗為胡成’,途雖殊,其歸則同。人但見其有思而獲,有為而成,不知本于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之時也。至于獲也,成也,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爾。”

元·金履祥《大學疏義》:“能安則事物之來,從容審處而能慮矣。能慮則随事而處得其理,莫不各得其所當止之地而止之矣。夫既知其所止,則必能得其所止。其間四節,蓋推言知止之功效,得止之工夫也。”

[6]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唐·孔穎達《疏》:“若于事得宜,而天下萬物有本有末,經營百事有終有始也。既能如此,天下百事萬物,皆識知其先後也。若能行此諸事,則附近于大道矣。”

宋·朱熹《大學章句》:“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此結上文兩節之意。”

宋·衛湜《禮記集說》:藍田呂氏(大臨)曰:“窮理,則本末終始莫不有序,昭然成列而不可亂也。知天下皆吾體也,則不得不以吾身為本,以天下為末。知盡性者,必以明明德于天下為主,則不得不以緻知為始,以明明德于天下為終。” 金華邵氏(淵)曰:“‘物’也,‘知’也,‘意’也,‘心’也,以至于‘身’與‘國家’、‘天下’,皆物也。曰‘格’,曰‘緻’,曰‘誠’,曰‘正’,以至于‘修’、‘齊’、‘平’、‘治’,皆事也。其理雖一貫,而本末終始,自有次第。惟能知本與始在所當先,末與終在所當後,則由己以成物。此道雖未可徑造,然亦不遠矣。道即大學之道也。”

宋·黎立武《大學本旨》:“‘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國、天下而言。‘事有終始’,指‘格緻誠正’、‘修齊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遡之格物,終必有始也。

《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清·惠棟《周易述易微言上》(卷二十二):“《堯典》之‘克明俊德’,《大學》之‘欲明明德’,即一也。‘明俊德’以及‘九族’、‘百姓’、‘萬邦’、‘黎民’,‘明明德’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一以貫之也。一即本也。故雲‘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由本達末,原始及終,一貫之義也。忠,一也。以忠行恕,即一以貫之也。以忠行恕,即《中庸》、《大學》所陳是也。”

宋·錢時《融堂四書管見》(卷十二):“此一節論‘至善’是本始處。自吾心而達之萬物,皆物也,但有本末耳。自從事吾心而及于萬事,皆事也,但有終始耳。曰‘末’,曰‘終’,尚在所後,本始之地,安可外求?知本始之在所先,則端緒不謬而知止工夫庶乎可進矣。故曰‘近道’。或者不知所先務,方逐逐乎事物之末,用力愈勞,去道愈遠,此絕學之所以不明也。可勝歎哉!然此特指初學者用力之地而言,本末無二理也,始終無二緻也,一以貫之,非彼非此,何本何末,何始何終。”

解讀

“知止”至“能得”句,是指由知有所止到“止于至善”的過程,這是從人心上說。“知止”,朱熹謂“物格知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至善之所在,是則吾所當止之地也。能知所止,則方寸之間,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這一點為王陽明所反駁:《大學古本傍釋》:“‘明德’、‘親民’無他,惟在‘止于至善’。盡其心之本體,謂之‘止至善’。‘至善’者,心之本體。知至善,惟在于吾心,則求之有定向。”按:結合上下文,“知止”之“止”字,應取《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義。宋·張浚《紫岩易傳》(卷五):“夫山至靜而雲物興焉,淵泉出焉,草木生焉,禽獸居焉,貨财殖焉。人止心于靜,功用之及于天下,殆未可測也。君子觀艮象而安于所止,是以心念至正,有所不動,動斯光矣。‘思不出其位’謂何?為人子思孝,為人臣思忠,在士思學,在朝廷思治,在上思所以利下,在下思所以事上。夫子著‘思無邪’之訓,自艮發之。若曰不出其分位,是畎畝之間不容有拳拳思忠者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格物緻知”、“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關鍵在于“知止”。“忠恕”、“絜矩”之道,亦在于“知止”。“知止”,是《大學》修己治人,乃至平天下的核心。

“定而後能靜”,“靜”是靜止的意思,即《坤•文言》之“至靜而德方”,宋•周敦頤《太極圖說》謂“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能靜”,元•吳澄《跋靜安堂銘》謂“雖應接萬變而此心常如止水”、“動而無動”。聖人能靜,則為“天地之鑒”、“萬物之鏡”,故能明天地之德。

“靜而後能安”,“安”,朱熹謂“随處而安”,即《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是安之若素的意思。又,南懷瑾《原本大學微言》引佛語“輕安”解“安”字,指“人欲淨盡,天理流行”的境界。由這個境界再向上,最終要達到《易·系辭上傳》“洗心退藏于密”的層次,才能真正體會到身心輕安的奧妙。“洗心退藏于密”的意思是說,洗滌内心邪惡,存養精明而藏于無形,無思無為如蓍之既運而藏也。宋·張浚《紫岩易傳》(卷十):“一念之私,毫髪不起于胸中,而退藏于至虛至公至正之地。為其所當為,行其所當行,施為動靜固不可易而天下蒙其惠利焉。”

“安而後能慮”,“慮”,司馬光“專精緻思以求之”的解釋更準确,與《文心雕龍》“寂然凝慮”意思接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