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 2015 年間的 CRRC 全國公路摩托車錦标賽裡,設有多個隻允許使用國産基礎車、公開型(非統一車型類别)的競賽項目:廠商杯 250 cc 組(2014 年開始)、廠商杯 150 cc 組,改裝 150 cc 公開組,踏闆公開組。而到了 2016 年,CRRC 的名稱、被 CMBC(中國摩托車場地錦标賽)所取代,同時也增加允許進口車參賽的公開組。
為何經曆過比賽磨砺的機器,會是國産賽車裡、在性能上天花闆?那時因為在賽場裡面,每台機器都會處于最極限的狀态之下,連一顆螺栓、一個墊圈的處理都不容有失。在極限的環境之下勇于挑戰、并經得起考驗,這是體現産品在性能上有着優越性的重要途徑。若是在比賽中能夠穩定發揮的、馬力為 50 匹的機器,放到量産車裡面的時候,隻需要調到有 25 匹,就足以讓機器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而傾力參與賽車的各家制造商,實際上目前也是在這樣玩的,僅僅就是選擇調低馬力的程度有所差異而已 ... ... ...
參與廠商杯 250 cc 組的制造商,以兩家來自重慶的企業最為用力:宗申集團和渝安新感覺。兩家企業在賽場上的競争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在 2015 年,年度前三名的積分最大差距(冠軍與季軍)隻有 4 分 —— 全年五站的比賽下來,劉君眉(宗申)以 170 分奪得了冠軍,張海龍(渝安新感覺)以 167 分獲得了亞軍,何智鋒(宗申)以 166 分拿到季軍。
參加廠商杯 250 cc 組的這兩家企業,與稍後加入進來的飛肯一樣,都是使用特制的賽車。本篇、我們來看看渝安新感覺的 XGJ250 - 21 賽車。
渝安新感覺 XGJ250 - 21 賽車的前身,是中國台灣精銳制作所設計的 HPM249/HPM250。主工程師趙育靖、在千禧年前後開始就已經活躍于國内的各大賽事,從珠海會賽到 CRRC,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HPM249/HPM250 的原型車在 2012 年首次露面,該車大量采用包括單氣缸發動機在内的國産組件,自行開發的闊面雙翼樑式車架,是一台入門級的 GP-Mono(Moto3 的前身)機器。
2014 年,三台渝安新感覺的 XGJ250 - 21 正式出現在 CRRC 廠商杯 250 cc 組的全年五站比賽中:33 号車的祁曉彤,35 号車的張海龍,72 号車的曾建航。而另有多位車手,則使用 HPM250 版的賽車,參與到全季部分場次的比賽中。
2014 賽季的亮點之一,是當時才十來歲、來自中國台灣的年輕車手莊安育,在最後一場比賽、北京站,駕駛 32 号車、代表渝安新感覺車隊登場。他在北京站的比賽裡,奪得了廠商杯 250 cc 組兩節比賽的冠軍,順利奪得了北京站的總冠軍。北京站的獲勝,也讓渝安新感覺打破了宗申在此前四站比賽全勝的記錄,同時也為 2016 年,兩大車隊的激烈競争,莊安育跟何智鋒、劉君眉的近身較量,埋下了伏筆。
在北京站的比賽中,莊安育在第二節比賽裡跑出了 1 分 15.59 秒的全場最佳圈速。以一台國産的單氣缸 250 cc 賽車跑出來的這個時間、意味着什麼,跑過北京金港賽道的話,當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級别。
下面的圖片,2014 CRRC 北京站裡的渝安新感覺車隊(資料圖片)。
正如上述,2015 CRRC 賽季是重慶兩大制造商激烈競争的一年,五站的比賽裡、不乏近身搏鬥的場面,積分也咬得很緊。這一年,渝安新感覺車隊(1 隊和 2 隊)的主力陣容除了原有 33 号車的祁曉彤,35 号車的張海龍,72 号車的曾建航之外,還增補了 23 号車的孫楠。
下圖:渝安新感覺車隊在 2015 CRRC 的 XGJ250 - 21 賽車(資料圖片)。
下圖:2015 年五月份舉行的 CRRC 第一站 — 江蘇南京(資料圖片)。這一站的比賽,渝安新感覺車隊奪得了兩個季軍,并拿到了團體亞軍。
下圖:2015 年六月中舉行的 CRRC 第二站 — 湖北襄陽(資料圖片)。
下圖:2015 年七月中舉行的 CRRC 第三站 — 廣東三水(資料圖片)。這一站的比賽是一場非常激烈的搏鬥,張海龍、曾建航都分别拿到一個第二、一個第三。
下圖:2015 年十月中舉行的 CRRC 第四站 — 上海(資料圖片)。渝安新感覺車隊在這一站的比賽裡有着出色的發揮:兩位主力車手拿到了一個第一、兩個第二、一個第三,并奪得了廠商杯 250 cc 組的團體冠軍。
此外,曾建航在第二節比賽,跑出了 1 分 12.276 秒的全場最快圈速。
下圖:2015 年十月底舉行的 CRRC 第五站 — 江蘇南京(資料圖片)。張海龍以一個第一、一個第三,奪得了這一站比賽廠商杯 250 cc 組的冠軍。
相關文章:
舊圖集:國産 250 賽車的性能天花闆,宗申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