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有餘》《西橋月色》《延平雄風》……走進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石井鎮的閩南紅磚文化藝術館,閩南磚雕手藝人伍建東的一系列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在閩南地區,“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磚雕是紅磚古建築重要的裝飾。早年間,位于正門兩側的紅磚雕刻是古厝的門面,代表着古厝主人的審美品位和文化氣質。而今,伍建東傳承了這門手藝,并将其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開發出獨特的磚雕工藝品。
“從小就與閩南紅磚結緣,真正着手雕刻也就這十年。”伍建東告訴記者,石井鎮有一座有着280多年曆史的中憲第古厝,他兒時不知道轉過多少次。斑駁的紅磚牆雨後會呈現出特殊的紋理,被雨水浸潤的部分與幹燥的釉面相互交織。“可能就是從那時起對紅磚有了獨特的感情。”
伍建東講解閩南磚雕的雕刻特點。 吳冠标 攝
長大後,在泉州随處可見的閩南紅磚古建築群中,那精心雕刻的一磚一瓦、一木一石更讓他癡迷。一有時間,伍建東就會到村子裡看老房子,找老師傅聊天學藝,一來二去,收了不少紅磚老料,也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磚雕風格。
閩南磚雕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泉州人将閩南特有的泥土燒制成紅磚,能工巧匠們運用複雜多樣的雕刻技法,在紅磚上雕刻圖案和花紋,風格古典清雅,千百年來,這抹赤紅不僅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更成為思鄉與故土的符号。
随着社會發展,紅磚古建築逐漸減少,傳統用于裝飾紅磚古厝的閩南磚雕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在伍建東眼中,閩南磚雕是一門上手易、精通難的手藝。為了保存得更久,閩南磚雕會保留紅磚的釉面來進行雕刻,這很考驗磚雕師傅的手法和智慧。
面對閩南磚雕如今的凋敝局面,伍建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古厝建築需求減少,要想讓這個技藝傳承下去必須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閩南人愛茶,伍建東就開發出一系列磚雕茶飾,比如茶盤、杯托、壺承等。
今年,伍建東為紀念鄭成功收複台灣360周年創作的磚雕作品《延平雄風》。 吳冠标 攝
除了茶盤,伍建東還将閩南紅磚設計成壺承、香插、鎮紙、擺件等等物品。此前,他雕刻了一幅有着閩南燕尾脊和明月元素的挂件作品,被一位菲律賓老華僑看中。“華僑說要把它挂在菲律賓的辦公室裡,多看看家鄉的月亮和傳統建築。”
産品有了市場,讓伍建東信心更足,而短視頻的風行讓他看到了傳承推廣閩南磚雕的新希望。為此,他設計了一款名為《唯餘歡喜》的DIY閩南磚雕體驗盒,并附上了教學視頻。“希望購買者用盒中的刻刀與紅磚,雕刻出屬于自己的磚雕作品,享受創作的成就感。”
此外,伍建東還執着于把閩南古建築上磚雕“複刻保留”。“在複刻的同時,我還要修複舊磚雕上的一些設計瑕疵,把磚雕藝術的精華和美感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也是我對閩南磚雕的保護方式。”(吳冠标)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