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寫過一篇小文,說到 "皇""帝""王"等漢字的變遷,比較簡略。
這裡再詳細講講"皇"字的演化。由此可窺見一段上古的曆史。
一《說文解字》對"皇"的解釋是——
"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
這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三皇。
陸宗達先生說,許慎對皇字形體的分析是錯誤的。
漢字的訓诂,"以形說義"是三種基本方法之第一種。字形的分析錯了,對字義的解釋就很可能出現偏差。
小篆的"皇"字,寫如下——
小篆之前的西周金文,"皇"寫如下——
甲骨文中,最初,未發現"皇"字,但有下面這個字——
唐蘭先生說,這個字的右面一半,是"皇" 字的雛形。西周金文由此而來。
上個世紀前半葉,學者們還在"埋怨"金文"畫蛇添足" ,把最早"皇" 字的下面"一豎",改為了"土"。
後來,形勢就急轉直下了。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不僅蔔辭中有"皇" 字,而且,殷商青銅器銘文上也有。見下圖——
還真不能責怪西周金文亂寫,殷商金文的"皇"字,下面已經是"土"。
要說的是,甲骨文中的"皇" 字,皆用為形容詞和副詞,不見用于名詞——就是說,甲骨文中的"皇" ,不指天皇也不是人皇,與權力毫無關系。
蔔辭引用起來"打字兒"太麻煩,就不細說了。
二
《康熙字典》羅列了"皇"的三十多種含義。
那麼,“皇”字的本義是什麼呢?
清末民初有一個叫汪榮寶的學者,有很深的訓诂學根底。他認為,"皇"的本義,是祭祀時戴的一種冠。
《禮記.王制》說:"有虞氏皇而祭,夏後氏收而祭,殷人冔(xū)而祭,周人冕而祭"。
皇、收、冔、冕,都指祭祀時戴的帽子。
《禮記》說,有虞氏的時候,祭祀戴"皇"這種帽子 。那就是很早了。這讓人聯想到印第安人那種原始部落時期頭插羽毛的形象。原始社會是很可能的。
鄭司農注曰:"皇,冕屬也,畫羽飾焉。"皇,是由羽毛裝飾的帽子。
上古祭祀時,舞祭,是重要儀式之一。甲骨蔔辭中,就記載了舞祭、求祭、奏祭、燎祭、烄(jiǎo)祭等多種祭祀儀式。
舞祭中,有一種"皇舞",即頭戴羽毛裝飾頭冠的舞蹈。
《周禮.地官.舞師》說到了"皇舞",其曰——
教兵舞帥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fú )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帥而舞旱暵(hǎn)之事。
"舞帥",就是舞師。
鄭司農說——
皇舞,蒙羽舞,書或為䍿(huáng)。
《周禮.春官.樂師》亦雲——
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mào)舞,有幹舞,有人舞。
鄭玄注說——
故書皇作䍿。鄭司農雲,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
鄭司農為東漢大臣,官至大司農,名鄭衆,早于鄭玄。稱之為鄭司農,一為與鄭玄區别,二為與當時的一個叫鄭衆的太監相區别。
亦可知,"皇"的異體字為"䍿"。
其實,許慎在《說文》裡,也收了"䍿"字。但他隻口不提這個字和"皇"字的聯系。段玉裁說,這是許慎按照他的老師賈逵的觀點處理的,賈逵是當時的著名經學家,官拜侍中。
三
(一)從西周金文裡,可以看到,"皇"字,基本作為"上帝"、"天王"、"天"、 "君"的形容詞。
比如——
叔角父作朕皇考(《叔角父敦》)
畢鮮作皇族益公尊敦(《畢鮮敦》)
用作朕皇考龔叔(《頌鼎》)
辛中姬皇母作尊鼎(《辛中姬鼎》)
我佳司配皇天王(《宗周锺》)
如此的例證很多。
目前發現"皇"作為名詞的隻有一處,是人的名字——函皇父,見函皇父敦。
(二)從古籍看——
1,作形容詞用。
作"天"的形容詞"——
皇天改大邦殷之命。……皇天用訓厥道。(《書.顧命》)
燕及皇天。(《詩.周頌》)
作"帝"的形容詞——
有皇上帝,伊誰雲憎。(《詩.小雅》)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詩.大雅》)
還有很多,作"後"、"祖"、"考"、"舅"、"姑"、"妣"等的形容詞。
2,作副詞——
無皇曰,"今日耽樂乃非民攸訓,……小人怨罟汝,則皇自敬德"。(《書.無逸》)
惟截截善谝言,……我皇多有之。(《書.泰誓》)
3,作動詞——
先祖是皇。(《詩.小雅》)
繼序其皇之。(《詩.周頌》)
目前發現古籍中"皇"作為名詞的,也隻有一處,是作為地名——《詩.大雅.公劉》中的"皇澗"。這個意思,肯定不是"皇家的谷澗"。
四
如此,可以看一下"皇"字含義變化的"軌迹"。
1,"皇"字的本義,是插羽毛的帽子。
2,這種帽子,在祭祀跳皇舞的時候戴。
3,這種帽子具體什麼樣呢?清代惠士奇說——
皇謂冠,即《文選.東京賦》所謂"冠華秉翟,列舞八佾"者,亦即《獨斷》之建華冠,飾以羽,若有虞氏之皇,故名曰皇,先鄭所謂蒙羽舞者即此。
先鄭,也是指鄭司農。
4, "皇",是"以羽冒覆頭上"。因此,"皇"有了"自上覆下"之意。
5,"夏"字,和"皇"唐模對轉。而"夏"即為"廈","大殿也"。《漢書.胡建傳》雲:"監禦史與護軍諸校列坐堂皇上"。顔師古注曰:"室無四壁曰皇。"于是,"皇"又有了"廣闊"的含義。《莊子.知北遊》說:"其來無迹,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
6,"皇"有廣闊之意,由此新造的字,如"鍠",表鐘聲悠遠;"瑝",為玉聲綿長;"隍",形容城池無水空曠。都與廣闊有關。
許慎釋"皇"為"大",是繞了一個大彎兒從這裡來的。
五
"皇"是如何與天神及人君扯上關系,最後成為最高權力擁有者的稱謂呢?
呂思勉先生曾經說過一段話——
然皇帝二名,雖出先秦之世,究為後起之說。古者一部族之主謂之君,為若幹部族之共主者謂之王。尊至于王而止矣,不能更有所加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此特侈言之,實則各王一域,春秋吳楚并時稱王其證。王與王之間,因彼此關系較疏,其上更無共主,自不能别有名稱。戰國之世,列國皆稱王,關涉較多,強弱漸判,乃謀立更尊于王之号。 于是借天神之名而稱之曰帝,齊秦并稱東西帝,魏使辛垣衍說趙尊秦為帝是也。時人之見解如是,于是論古史者,亦于三王之前,更立五帝之号焉。夫尊至侔于天神,亦止矣,不能更有所加矣。然論古史者,猶不以是為已足也。乃不從尊卑着想,而從先後立義,據始王天下之義,造一皇字,而三皇之名立焉。皇王形異而聲同,可知雖制殊文,實非二語也。
這段話說得太精彩。皇和帝,都是後起之說。原來的部族隻稱君;後來,若幹部族的共主稱王;再往上面就沒有了。戰國的時候,大家都稱王,為了顯示更厲害,齊國和秦國就借天神之名而自稱帝。議論古史的人,在夏商周的三王之前,設立了五帝的稱号;再往後,還不滿足,又在五帝之前,以"始王天下"的名義,設立了三皇。
不管三皇五帝是否曆史人物,他們的名号是這麼産生的。呂老先生說的沒錯。
他說,"皇王形異而聲同。可知雖制殊文,實非二語也",也講得很對。現在江浙一帶,"皇、王"讀音不分,似很普遍。
六
"皇",具體什麼時候成為天神人君稱謂的呢?
戰國。
最早以"皇"為天神的,是屈原。
《離騷》——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麾蛟龍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九章》的第一篇,為"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說到了西皇,還說到了東皇;東皇還是上皇。
《九章.桔頌》——
後皇嘉樹,桔徕服兮。
這裡又出了一個"後皇"。
大約當時,諸侯争相稱帝。屈原看不下去,于是不稱"上帝"改稱"上皇",不稱"後帝"而稱"後皇"。
這可能也是屈原憤懑的原因之一。
"皇"之首次被用于人君,就是秦始皇了。
秦王嬴政削平六國,統一天下。他命丞相、禦史等議帝号。丞相王绾、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奏道——
昔者五帝地方千裡;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内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号,王為"泰皇"。
秦王批道: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這是《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同時,他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
從此"皇"就成了封建帝王的位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