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闆橋,原名鄭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闆橋,人稱闆橋先生。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絕“詩、書、畫”聞名于世的書畫家和文學家。他的一生可以分為“讀書、教書”、賣畫揚州、“中舉人、進士”及宦遊、作吏山東和再次賣畫揚州五個階段。
鄭闆橋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歲;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赈,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後,均居揚州, 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别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
鄭闆橋為人疏放不羁,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饑為民請赈,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題句,觀者歎絕。著有《闆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畫作為《蘭竹圖》。
延伸閱讀
鄭闆橋轶事
吟詩退小偷
鄭闆橋辭官回家,“一肩明月,兩袖清風”,惟攜黃狗一條,蘭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風大,雨密,闆橋輾轉不眠,适有小偷光顧。他想:如高聲呼喊,萬一小偷動手,自己無力對付,佯裝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裡,低聲吟道:“細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
此時,小偷已近床邊,聞聲暗驚。繼又聞:“腹内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罷。轉身出門,又聽裡面說:“出門休驚黃尾犬。”小偷想,既有惡犬,何不逾牆而出。正欲上牆,又聞:“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一看,牆頭果有蘭花一盆,乃細心避開,足方着地,屋裡又傳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趕豪門。”
潤格顯幽默
闆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并作潤例,頗為風趣:“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蓋公之所陝,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現銀,則中心喜稅,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恐賴赈。年老神疲,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隻當春風過耳邊。”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諸闆橋,轉覺其俗得分外可愛,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受騙因狗肉
鄭闆橋等第狗肉為一黑、二黃、三花、四白,譽之“人間珍肴”。
當年,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闆橋書畫為榮。但闆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裡是不便聲明的。
有一次,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他們了解到闆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闆橋經過時;主人“笑臉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闆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肴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闆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随即起身提筆,并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挂在那裡,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都怪自己嘴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