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發展經曆了很長的過程,1903年,清政府将北平語音命名為國語,民國時也多次制定标準,在1918年時頒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32年确定了國語标準,規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後于1955年全國推廣。
普通話怎麼來的
普通話的發展經曆了一定的階段,從1909年起,清政府就将北平語音命名為國語,民國時也多次制定标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0年爆發“京國之争”。
1932年經過國名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彙》後,确定了國語标準,規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而不是以灤平語音為标準音,制定之後在1955年全國推廣,到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确定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什麼是普通話
普通話是現代标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但是漢語不等同于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也并不是要消滅地方方言,主要是為了消除方言帶來的隔閡,更有利于民族大團結。
現代普通話的主要來源是元朝時期的以北京話為基礎編制的《中原音韻》,前身是明清官話,到了雍正之後,正式将北京話确立為标準官話。現代的普通話保留的古音比較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