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2:45:30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泸州這些地名因為方言緣故)1

泸州地名,泸州人清楚不?這句話問得多奇怪啊?不奇怪哈,很多人活了大半輩子可能都沒有關注和關心過這個問題,不僅僅在泸州有這樣地名一說在哪裡都知道,但是就是一直叫不準确和寫不準确的存在。

你要是有興趣,不如看下去,看看沽酒客總結的對不,還有沒有那些遺漏的。

館驿嘴不是觀音嘴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泸州這些地名因為方言緣故)2

二江交彙對水沖,泸州館驿嘴,在泸州還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地名,地勢比較開闊,又有兩江交彙的氣勢,很多人第一次到泸州,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重慶的朝天門,當然二者還是有區别。

館驿嘴,民間叫法亂七八糟有人叫觀音嘴,也有叫‘觀鷹’嘴,雖然我們在這裡标志寫清楚是館驿嘴,還是沒有幾個人清楚為什麼這麼叫。

其實在在明清時期這裡是碼頭驿站,長江沱江在這裡交彙,形成了商賈雲集的碼頭,走上水沱江,走下水長江,把四川和西南地區的很多産品在這裡交融,并且也在這裡上岸中轉補給。

作為一個城市曾經重要的碼頭口岸,明清時期衙門的稅務機構幹脆就設立一個在這裡,館驿,就是官方設定的稅收驿站,也如同今天過安檢記錄的地方,凡是貨運流量大的地方,就是交易集散的地方,也是産生管理和稅收的地方,可以想象當年這裡的繁華和熱鬧。

清代張問陶來泸州看到了這些情景就寫下了:“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的絕句,可以說明當初的繁華。說實話确實不比朝天門差。

至于為什麼會喊成觀音嘴呢?我想大概因為之前這裡俯瞰像一個老鷹嘴,喊觀鷹嘴後來傳成了觀音嘴了。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泸州這些地名因為方言緣故)3

凝光門不是泥關門

泸州以前有九道城門,現在隻剩下凝光門,也是全國唯一沒有重名的一道城門,有人說以前普通城市大不了四道城門,泸州九道比京城還厲害啊。說這話的是泸州本地人某些人,透出一種骨子裡的自卑和不自信,我就搞不懂了你讀點曆史要你老命嗎?

重慶十多道城門你沒有驚訝一下呢?真是搞笑的很,以前很多城市的老城九道城門都不是什麼難事。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泸州這些地名因為方言緣故)4

古代史料說:城周之基有六裡三百三十八步(每步五尺),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泸州城垣再一次擴建,比原舊城長了二裡四十步,全長九裡十八步。1217年又重修,1282年魏了翁葺治,泸州城郭形成了城門九道:通海門(東門)、通津門(應該挨着會津門江陽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沒有查到,希望有專家可以指點)、臨江門(會津門)、來遠門(南門)、敷政門(凝光門)、保障門(西門)、汲水門(小西門)、朝天門(大北門)、濟川門(小北門)。

凝光門以前細緻地講過這裡就不重複了,之所以有人叫成泥關門是因為他們習慣性的方言發音,沒有仔細了解過,本身沒有對錯,但是人家解釋出來,也沒有問題啊,酒要少喝,事情要多知道總是好的。

龍透關不是龍頭關,更不是龍秀關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泸州這些地名因為方言緣故)5

泸州古關隘,在今天城西七裡的龍透關,蜀漢就已經有了,為土築城牆;明崇祯十一年重建,清同治二年再建。北臨沱江,南抵長江,猶如巨龍穿透兩江,故名。泸州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龍‘透’關為惟一通道,曆為兵家必争之地。

至于叫成龍頭關,那是透字諧音頭了,不過叫成龍秀關還是有點說不過去,不能總是認字認半邊吧。再說透又不是生僻字,你把走之底給拿掉了,它再秀也動不起來啊。當然現在人玻璃心很多,你不能去強迫要求,更不能多提一句,人家說你裝文化人,幺不了台,反正我相信大多數人不至于讀書,少部分人你當他幽默好了。

四川泸州奇葩的地名(泸州這些地名因為方言緣故)6

橫街子要讀環街子

泸州方言裡橫的讀音是環,形容一個人橫的很,也讀環的很,這個倒是不能用普通話來說讀,因為從民俗,不過讀橫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老泸州人要是讀環街子,也不要說人家讀錯了。

鉛店街讀成沿店街或者員店街

泸州原來的銅碼頭和鉛碼頭,變成了銅店街和鉛店街的姊妹街,不過老一輩兒讀鉛對yán,其實并不是讀錯了,或者認字認半邊,這個鉛本來就是多音字,中國江西省有個地名鉛山,就讀yán。

所以這個字今天讀成鉛反而沒有讀yán準确哦。

當然除此之外泸州還有很多地方讀法,比如撫琴台,應該讀缶琴台,茜草肯定不能讀成西草對吧,廣雲路和廣營路,大雲路和大營路都是一個意思,到底哪個正确,隻告訴你一點,這裡以前有清代兵營,泸州人營雲不分,你說呢?要是你也有疑問的地方或者覺得哪些地方沒有從舊俗,歡迎留言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