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宿屬青龍七宿的第二宿,位于青龍宿的頸部,為蒼龍之精華,因此命名為亢。亢宿在二十八宿裡面的的動物圖騰是龍,按木金土曰月火水順序排位,房宿排在金部,因此為亢金龍。
介紹亢金龍必須先介紹“龍”,龍到底是個什麼物種,千百年來沒有定論,隻是從定型的形态看是一個綜合各種動物的形象的集合體。這種說法也不錯誤,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人們心目中的龍形确實是一個集合體。
那麼作為二十八宿的龍原形是個什麼物種呢?今天從兩方面解讀龍的原形。
《述異記》記述:“虺(hui)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而為角龍”。從這個角度看,古人認為蛟和龍是同屬,隻是年齡大小之分,有角和無角之分。按此說法推論,有角龍是蛟中之年齡較老者。小者為蛟,老者為龍。
虺主要指蜥蜴類,也指蛇類,上古時代人們認知和現代不同,沒有綱目科屬之分,同一類的動類分不清,通過觀察發現這類動物能蛻變,誤認為龍是幻化而來。蛟是揚子鳄,有關揚子鳄的記述有夏代豢龍氏養龍的記載。陶寺出土鳄魚骨闆實物,證明最高等級的鼓皮是用鳄魚皮制作。
鳄魚是爬行類動物,爬行類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冷血,對溫度敏感。二是蛻皮,蛻一次皮,長大一些。古人對爬行類的神秘感應是基于這兩點總結的認知。
爬行類蛻皮從頭部開始,但是每一次蛻皮不一定完全蛻掉,頭部結構較為複雜,如果有一次未完整蛻掉,那麼以後每次都會在這個部位存留一些未蛻掉的皮。時間久了,就形成所謂的角,在古人眼裡稱為角龍。至于時間描述應是大概數或神話。
再來看第二個方面,龍的甲骨文
龍字甲骨文頂端有倒三角,有的寫法與商字甲骨文同樣的短橫,關于倒三角含義,本系列有兩篇闡述過解讀事例,倒三角是指事,屬于“無中生有”的指事方法。甲骨文龍字的示意是指向頭部,示意“有角”為龍。文字不顯示角的狀态,以指事“無中生有”來表示有角為龍。倒三角的字,一般都演變為辛字頭,但是一律解釋為辛字頭,很多字是說不通的。有心的讀者不妨換個思維,用倒三角指事,來看待甲骨文試試。
龍的原形是帶角的揚子鳄。如果認定亢金龍崇拜的龍在現實中不存在,那是思維方式的問題,二十八宿對應的動物在現實中都有原形,不可能唯獨龍是虛構。隻是古人和今人對待大自然的認識不同。
亢姓多源流,來源較多,分布也較廣。其中有地名為姓者,戰國燕地有“督亢”地名,處于戎狄範圍,督亢地有人以亢姓和督姓。
滿族琨都勒氏,亦稱喀穆都裡氏,世居紅山(今吉林桦甸富爾山),以亢為姓。琨都勒、喀穆都裡,均為亢金龍音轉。
蒙古族裡也有琨都勒或喀穆都裡氏為亢姓者。不過從多個類似滿、蒙同姓者歸納,是同源但不同分支的部族在數千年的曆史演變中,分化為不同民族而已,其先祖都是逃亡邊塞的星宿部落。滿族和蒙古族有多個姓氏是二十八宿名的音轉,并且漢化姓也就是宿名。這個現象也并非個别或偶然,這與廟底溝文化的星宿部落有很深的淵源。
龍姓由龍圖騰而來,源流也較多,多民族均有。辰姓較罕見,傳有鮮卑族為辰姓的。古有辰州,在今湖南沅陵、元江一帶,此地有以地名為辰氏的。
本篇重點介紹龍的原形解讀,對姓氏僅作規律性的總結。由亢金龍部落直接發展而來的姓氏是亢姓、龍姓、辰姓,龍是亢姓、龍姓、辰姓的吉祥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