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
最初深圳特區和深圳市是兩個地理和行政區劃概念。深圳市有将近2000平方公裡,深圳特區的面積隻有300多平方公裡,是深圳市的一小部分,隻包括羅湖福田南山鹽田4個區。整個特區被兩道鐵絲網圍着,靠香港的一邊叫一線關,靠寶安内地這邊叫二線關。二線關上有幾個關口給人員車輛進出,最大的關口是南頭關。要進入特區,當地人憑身份證,外地人就得辦邊防證。
邊防證
在内地要辦一張能通行深圳的邊防證,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有事沒事,總得有個正當理由才能到公安局申請辦理,還要提供戶口本、單位證明、相片等一堆亂七八糟的資料,再經過冗長的審批流程,才能拿到那張粉紅色的印着精美花紋的小紙片。這個時候,你就擁有了進入特區的資格,可以昂首挺胸地走正規的二線關口,光明正大地進入特區了。
有人訂規則,就一定有人破壞規則,或者利用規則的漏洞謀利。估計從1982年二線鐵絲網豎起來那天起,就有人控空心思用各種手段要突破這道鐵絲網,偷渡進入特區。随着特區發展日新月異、名聲在外,向往特區、想進入特區的人越來越多,圍繞着這道鐵絲網,就漸漸産生了一個灰色的産業鍊,有人專門幹這個營生,收取一定的報酬,然後把想進特區的人弄進去。
二線關鐵絲網
有代你辦理邊防證的;有用公家車輛把你偷運進去的;有不走南頭關,帶你走寶安耕作口進去的;還有帶你上山,走鐵絲網殘缺口鑽進去的……不一而足,有的野路子我至今都不知道。當然了,山上路太難走,一般人受不了那苦,絕大多數人還是願意花點錢走大路進關。
在南頭檢查站驗證大廳外,在熙熙攘攘湧向大廳的人潮中,隻要你稍作逗留、面露茫然為難神色,不出2分鐘,就會有個人踱到你跟前,悄悄的說:辦證嗎?60!如果你說啥證件資料都沒有,人家會回你:沒問題,加錢我帶你進去。如果你是好幾個人,人家仍然有辦法解決:每人60,再加錢弄台車送你們進去!總之,明碼标價、童叟無欺、服務周到、絕對成功!
早年間,筆者曾因工作關系,開着公車到關外接人,接上人直接走車輛通道,人不用下車驗證,查驗的武警戰士一看車牌就放行了,也許那公車是在檢查站備過案的。我想那公車已經無數次被用來接無證人員進關,公私都有。我自己的親友同學來的也不少,有的也沒辦證就要來。如果提前告訴我了,我會事先找朋友給來人辦好邊防證,人到了關口給我打個傳呼,我就去關口接人進來。如果人都到關口了才臨時通知我,我就告訴他們别浪費時間了,自己花錢找人帶進來吧。
有一次我自己開着摩托車去寶安辦事,完事後進檢查站要驗證時,才發現自己沒帶身份證。給驗證的士兵解釋了半天,人家愣是不讓進,還說我是個騙子,一言不合越吵越兇,幾個當兵的過來把我一圍,拎起我的領子就要開揍,我狗急跳牆大喊一聲:我是區委的你們也敢打?!沒想到這句話還真救了一命,他們沒再動手,罵了幾句居然也放我走了。看來這官本位思想深入人心,人家當兵的也給幾分薄面!
印象中2000年以後吧,深圳對進出特區的限制就越來越松,找我辦邊防證的、讓我去關口接人的越來越少了。隻要有個正兒八經的證件能證明身份,也差不多都能順利通過二線關。這也導緻一個灰色産業的消亡,沒人再去花錢進關了。當年從事這個産業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成功轉型升級,再找別的發财路子。那張粉紅色的印着漂亮花紋的邊防證,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
二線關檢查站
再後來,深圳特區的範圍擴大到整個深圳市,深圳政府和民間對原特區内外一體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二線關的關口就徹底淪為擺設,人員、車輛都可自由進出。不僅如此,幾個關口都位處進出原深圳特區的交通要道,檢查站、驗證大廳等建築反而成了交通要道的嚴重障礙,每個關口無一例外的天天上演大堵車。拆除二線關、打通原特區内外交通動脈,就成了民間最關注、政府最優先處理的民生實事。
英雄難過梅林關
2018年1月15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深圳二線關從此走入曆史,成為了深圳人、早年來過深圳的人共同的城市記憶。
有好多年都沒再接觸過邊防證這個名詞,最近因為計劃去西藏林芝、墨脫旅遊,被告知要辦理邊防證。這一下把關于深圳的邊防證的記憶給勾起來了。往事如煙,未來更好!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