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材鼎新,人旺千春”是我國農村廣泛流傳的一句建房俗語,又被稱為建房“風水俗語”。意思是說,修建新的住宅,要盡量使用新的材料,最好是使用全新的材料,這樣家裡就更容易興旺長久。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這得從過去農村建房的背景說起。
過去農村經濟不發達,大多農家經濟條件有限,家裡修建新的住宅,被視為勞心、費力、耗财的辛苦事情。有的農村人家,需要建房時,要經過一兩代人的省吃儉用,過長期的苦日子,才積攢建房的錢,好不容易才把房子蓋起來。這期間還要家裡不要出意外,一切順風順水,否則就建不起房子。
我家鄉有一句俗語說:“窮不起屋,富不移祖(祖墳)”。又有俗語說:“若要人窮,勸人起屋”。從這些俗語中可以看出,在舊時代的農村建房,有多不容易。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連想都不敢想,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家,也要量力而行。
現在農村一些人家,修建新房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人家建房,為了不落于人後,盲目攀比,或者講究面子,他們幾乎花光大半輩子打工的積蓄,有的人還要欠一些外債。房屋建好後,外表非常漂亮,而房屋裡面卻是毛坯,要裝修好,還需要一大筆資金。因此,他們又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繼續攢錢還債和下一步對房屋的裝修。有的人一去就是數年不歸,新修房屋的周圍已是芳草萋萋。
也就是因為如此,過去農村建新房屋時,一些人家從省錢的角度出發,利用自家拆除的舊房材料,或者低價購買别人家拆除舊房的材料,用于建新房屋。這些舊材料一般指木料、磚瓦、石料等。舊時代,農村民衆就認為,舊房屋拆下來的材料,隻能用于建家畜欄舍,或者廁所。用于建新房屋上是極不妥的。通常來說,不能用舊材料的房屋,指住宅的主體建築,即正房和廂房,尤其是樓房就更不能用了。如果要廢物利用,也隻能用在無關緊要的附屬建築設施上。
在農村,這其中有兩種傳統說法。
第一種說法
舊時代的農村,人們通常把房屋比作衣服,大門比作冠帶。一個人假如縫制了一身新衣服,如果在新衣服上摻入了幾塊舊布料,所縫制的衣服也就變得不新不舊,不倫不類。穿起這樣的衣服,當然就沒有穿嶄新的衣服那樣,顯得精神煥發,光彩照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穿新衣服那麼有“氣場”。倒是讓人覺得很惋惜,白白浪費了那些新布料,看起來四不像。同樣的道理,如果花了好大的力氣攢夠了修建新房屋的錢,可為了貪圖便宜,摻雜了很多舊材料,那麼這種房屋從外觀上來看,當然沒有使用全新材料那樣有氣象,給人的印象是半新半舊。
過去農村把房屋看成與人一樣,是活力的東西,是有“氣象”的事物。新房屋與舊房屋相比,它們之間的活力不同,氣象也不同,“宅運”也不同,而住在裡面的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一定的差别。舊時代,農村民衆認為,房屋也有運勢,叫宅運。宅運興旺,住宅内居住的人也就很興旺,宅運興旺得長久,住宅内的人也就跟着代代興旺。在民間看來,新住宅的氣象肯定要比舊住宅的氣象要興旺,因此,新住宅的宅運比舊住宅的宅運要興旺。如果在新建的住宅上,使用了舊材料,就會影響所謂的“宅運”。
事實上,這種說法與舊時代民間流行的風水觀念有關,這裡面多少摻雜了一些迷信思想,當然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
過去農村民衆建造房屋,被稱為“千百年的好事”,或者“百年大計”。意思是說,修建的房屋保存的時間越長越好。我國能保存千年的民居,如果不包括經多次修葺的房屋,還在很少保存實物,隻有元朝和明的民居還有少量地留存下來,也隻是鳳毛麟角,但是,這些建築也沒有一千年。而上百年的古民居則普遍存在,且為數不少。比如,我國現存很多傳統古村落,大多為明清時期的民居,其中又以清代古民居數量最多。舊時代農村民衆希望自己手裡修建的房屋,能夠長久保存,這種願望是能夠實現的。
然而,要實現這個願望,有一個前提,就是要保證新建房屋的材料是新的。現在農村和城市建築,也會有大量被拆除的建築,有被拆除的建築就有建築的舊材料。這些舊材料還能不能使用,有嚴格的規定,要通過現代技術的檢測,檢測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就不能使用。如果違規使用舊材料,就會使新建存在安全隐患。
過去農村,對舊材料沒有科學的檢測手段,隻能憑經驗作出判斷,認為舊材料使用在建築上,會縮短建築物的使用壽命。如果民居使用久了,過了數代人後,後人并不了解先人在建築上使用了舊材料,這些舊材料是有使用壽命的,過了壽命期,就會變得非常脆弱。比如,木料會腐爛、磚頭和石頭因風化而破碎,這樣就造成房屋不穩定或者倒塌的隐患,給子孫後代留下安全禍根。因此,從現代材料學的角度來看,“宅材鼎新,人旺千春”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綜合以上兩種說法,“宅材鼎新,人旺千春”這句農村建房俗語,說明舊時代的農村,在建新住宅時,希望人們盡量不要用舊材料。雖然第一種說法帶有一些迷信色彩,但是其目的是為了“吓唬”人,讓人們遵守這一規矩,而第二種說法就有一定的科學性了。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拆除舊房屋的舊材料的利用也是如此。
事實上,利用舊房屋的材料建房,在過去農村一些經濟不太好的人家,是一種普遍現象。對于住房緊張的人來說,能夠立起屋架,有個藏身的地方就不錯了。立起來屋架,屋頂要有東西來蓋,沒有瓦可蓋,好一點的就隻能蓋樹皮(杉樹皮)、竹子,差一點的就隻能蓋茅草,如果有舊瓦可蓋,那也是最好不過的事了。再說,房屋的牆壁要圍起來擋風,或者與外面隔開,沒有木闆裝上,隻能用土坯、石塊築牆,山裡人隻能用木皮、竹片、樹塊、茅草等做牆。如果有現成的磚塊和石塊,省工省力不少,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在舊時代的農村背景下,“宅材鼎新,人旺千春”這句話隻是對那些有錢建好房子的人家而言的,對像杜甫在成都時所住的那種“茅廬”,就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了。
今天的農村,人們普遍富裕起來了,舊時代的農村當然不能和現在相提并論了,也有條件講究“宅材鼎新,人旺千春”了,住宅安全問題不能忽視,容不得半點馬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