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草原上,獅子站在了食物鍊頂端,成為了草原霸主。然而就是這威風凜凜的獅子,被有些人萬分嫌棄,認為它是犬科動物。有這種觀點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喜歡獅子的,或者是迷戀老虎,拿獅子來開涮。獅虎鬥一直都是人們争論的焦點,有的人認為老虎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而有的人則認為威風凜凜的獅子王更勝一籌,于是一直喋喋不休。那麼,獅子難道真的是犬科動物嗎?
有人認為獅子是犬科動物,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獅子有群居的生活習性。在貓科動物中,老虎和花豹都是獨來獨往,隻有犬科動物才有群居的習性,比如狼群。因此有些人根據生活習性,把獅子劃分為犬科動物,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根據生活習性劃分科屬,純屬無稽之談,獅子之所以群居,并非它的基因決定的,而是生存環境決定的。獅子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由于體型較大,食量也比較大,因此在捕食獵物時,小型的食草動物并不在它們的菜譜裡,隻有捕捉大型的食草動物,才能滿足它們的食量。
但是母獅并不具備,單獨獵殺大型食草動物的能力(例如角馬、水牛等),雄獅又因體型較重,不适合捕獵。而且單獨捕獵,風險都會比較大,為了減少風險,所以獅子才會以群居的方式,一起合作圍捕大型食草動物。它們充分利用團隊優勢,進行明确的分工合作。
獨來獨往的老虎和花豹,生活在山林間,不适合團隊合作,更注重隐蔽突襲。而且在它們的栖息地裡,中小型的獵物足夠多,在叢林中較難逃跑,所以老虎和花豹單獨進行捕獵,成功率往往會更高,根本不需要群居。
獅子群居除了方便圍捕大型食草動物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抵禦“二哥”鬣狗以及非洲野犬群的侵襲。雖然雄獅依靠龐大的體型,并不懼怕其它的食肉動物群,但是母獅并不能單獨對抗鬣狗群和非洲野犬群,所以選擇群居一是為了更高效的捕食獵物,二來就是出于安全考慮,抵禦其它食肉動物的攻擊,搶奪食物等。
而老虎的生存環境,就要比獅子好多了。雖然其它食肉動物也比較多,例如花豹、熊、和狼群等。但是花豹屬于獨居動物,體型較小,威脅不到老虎。而熊雖然體型大,但它屬于雜食動物,60%都是以素食為主,所以并不會威脅到老虎。而狼群雖然數量多,但是體型太小,老虎有秒殺狼的絕對實力,一旦狼群有同伴被咬傷咬殘,其它的狼就會被吓得四處逃竄。因此,狼群也不敢去打擾老虎。
獅子群居,根本就不是因為基因的原因,而是它的生存環境所緻。以生活習性劃分科屬,純粹無稽之談,犬科動物裡也有獨居的動物,例如狐狸。不過還有人認為,獅子的頭骨與犬科動物很像,不像貓科。其實這也是不靠譜的,獅子頭部較圓,吻部短但較為開闊。不同的是,犬科動物頭部較長,吻部細長且較窄。還有就是獅子與其它貓科動物一樣,臼齒高度退化,不适合咀嚼。“狗啃骨頭”這句話大家都聽過,犬科動物的臼齒一般都比較發達,能夠嚼碎骨頭。
另外,獅子和其它貓科動物一樣,舌頭具有倒刺,爪子能夠自由伸縮,這些特征都是犬科動物不具備的。所以,不要再說獅子是犬科動物啦,它可是名副其實的貓科動物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