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氣其實都會有一些特殊的習俗,而且也是根據每個地方的習慣而産生的,因此在小暑節氣即将到來的時候大家也是比較好奇小暑有什麼民俗活動,那麼小暑是夏季第幾個節氣,有些什麼時候值得大家關注的,那麼接下來大家就随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小暑是夏季第幾個節氣
小暑是一年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我國民間俗諺有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高溫高濕,人體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因此必須密切注意對身體的養護。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正所謂“春夏養陽”,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應按五髒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确保心髒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同時,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不潔,以及有所偏嗜的不良習慣。
飲食應以适量為宜,過饑,攝食不足,易緻氣血不足,會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症;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緻飲食阻滞,出現脘腹脹滿嗳腐吞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
此外,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幹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痔瘡、關節炎等疾病,因此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2022小暑是什麼時間
2022年小暑時間:7月7日,05:05:19,農曆2022年六月初九星期四
小暑的習俗有哪些
1、封齋:在我國的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鼈、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2、吃伏面: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過後就進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飲食上,人們會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以度過炎熱的伏天。
3、小暑舐牛:在山東臨沂地區,每到小暑,人們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有;“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所以就有了這樣的習俗。
小暑養生知識
這個節氣通常是在公曆的7月7日,農曆的六月上旬,正值盛夏,肝火容易旺盛,最需要平心靜氣,安心養生是關鍵,才能平衡身體各項機制。另外由于氣溫很高,需注意清熱解暑,健脾利濕,飲食以淡補為主,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雖然天氣炎熱,也不能一味食素,因為容易出汗,消耗巨大,要及時補充營養。
适合吃什麼
1.蔬菜類:應季的食物有新鮮的苦瓜、秋葵、芹菜、蓮藕、冬瓜、菱角、黃瓜等。
2.人們通常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但不宜食用過量,以免傷害腸胃。
3.水果:西瓜、哈密瓜、桃子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芒果,正值最成熟美味的季節,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
4.黃鳝:其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吃了可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