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霜降
吃什麼傳統食物 霜降節氣傳統食物盤點2022
霜降吃牛肉
大陸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
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霜降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霜降吃白柚
霜降時台灣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經成熟準備收割,也是台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獲期。
有“柚中大王”之稱的大白柚,評價較文旦更高,故有“内行人吃白柚、外行人吃文旦”的說法。
上品白柚滋味酸中含甜,若沾點梅粉,味道更好;由于果實甘冽多汁,熱咳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用,還有解酒、降血壓、退燒、恢複體力等功效。
霜降吃蘿蔔
山東農諺:“
處暑
高粱,
白露
谷,霜降到了拔蘿蔔。”這個時節,被霜凍過的蘿蔔是最好吃的了,并且十月的蘿蔔,還有小人參之稱。
民諺又有言,“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
句話,除了說明白蘿蔔是冬天的應季蔬菜,還道出了它的食療功效。寒冷幹燥,吃蘿蔔不但可以讓人體補充水分,還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對胃脘脹滿、咳嗽多痰、胸悶氣喘和傷風感冒等疾病有改善功效。
霜降吃鴨肉
閩南台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
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
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台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
小孩霜降養生要吃什麼
南瓜白菜粥
作用:南瓜可以防止寶寶嘴唇幹裂、鼻腔流血及皮膚幹燥等,可以增強肌體免疫力。給寶寶吃南瓜要适量,一天的量不宜超過一頓主食,也不要太少。
用料:南瓜200克、大米适量、白菜葉适量。
做法:
(1)南瓜去皮,切成小丁,放入蒸鍋中蒸熟,然後壓成泥備用。
(2)白菜洗淨切碎,大米洗淨,加水浸泡後,放入電飯煲中煮粥。
(3)煮至大米和白菜爛熟,倒入南瓜泥,攪拌均勻,稍煮片刻即可。
雪梨炖冰糖
作用:清心潤肺、清熱生津。适合于燥咳痰稠或小兒口幹渴、面赤唇紅者飲用。冬季氣候幹燥,小兒可作日常飲品。
用料:雪梨2個,冰糖适量。
做法:
(1)雪梨去心切片
(2)與冰糖同放入瓦盅内
(3)加少量開水,炖30分鐘便可食用。
蘋果蜜棗瘦肉湯
作用: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潤筋脈。适用于秋季天氣幹燥、幹咳無痰、皮膚幹燥。一般小兒冬季常食用,可潤燥生津。
用料:蘋果1—2個,瘦肉100克,蜜棗4枚。
做法:
(1)蘋果去皮、心,切片
(2)與瘦肉、蜜棗同放入鍋裡
(3)加适量清水,煲1小時便可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