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不僅是位于山西的那座富含文化底蘊的曆史名城和煤炭中心的名字,它還是中國古代思想中人類最終可達到的最崇高的理想世界;代表了祖祖輩輩的華夏兒女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憧憬。
“大同”的基本特征即為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争。這種狀态稱為“世界大同”,此種世界又稱“大同世界”。
大同思想雖然是中國思想,但西方的烏托邦,以及現代的共産主義、地球村這些思想也與大同思想有着極大的相似之處。
(圖片來自互聯網)
古人對“大同”的理解和闡述,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章,通常簡稱“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古人重視大同,同時也重視差距。人和人之間是有區别的。你往南,他向北,你朝西,他奔東,天下四方,南來北往,東去西來,熙熙攘攘。
雖然人與人之間的區别無法抹去,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明确自己内心的方向,那就會各得其所,這才叫其樂融融,這才叫天下大同。
(圖片來自互聯網)
《論語》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下大同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在周易中,大同是大有卦和同人卦的結合。大有——物質極大豐富;同人——大家志同道合。唯有物質極豐,志向相通,才能夠稱得上大同。大同世界是孔子這位華夏人文先祖對未來世界的一種美好向往。也正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标,孔子才大舉“仁”的大旗,周遊列國,講學求禮,在孔子看來,“大同”就是“仁”的最終歸途。
(圖片來自互聯網)
天下大同便是和而不同,這個“和”字就是各得其所。今天我們談社會要和諧發展,公民要誠信友愛,理解“天下大同”的真正含義,是非常必要的。
歡迎關注清河堂文化
給您最正宗的國學體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