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堵塞嚴重可以取血栓嗎?道路出現堵塞,交通就會癱瘓;如果血管堵塞,身體可能瞬間“垮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心血管堵塞嚴重可以取血栓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路出現堵塞,交通就會癱瘓;如果血管堵塞,身體可能瞬間“垮掉”……
血栓最容易堵在哪裡?出現血栓後身體會有哪些症狀?我們平時又該如何簡單易行的判斷身體血管堵沒堵?
血栓最容易堵在這3個地方
中日友好醫院心髒科主任醫師孫藝紅2017年6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介紹,血栓栓塞性疾病根據發生的部位及表現主要分為心髒血栓、靜脈血栓、動脈血栓三種類型,這三種部位的血栓形成機制不同。①
1. 靜脈血栓愛堵“肺”
靜脈血栓被稱為“沉寂的殺手”,很多靜脈血栓的形成沒有任何症狀和感覺,一旦發生可能緻命。
靜脈血栓主要愛堵肺,常見疾病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導緻的肺栓塞。下肢深靜脈血栓多發于手術後長期卧床或不活動等人群,久坐不動緻使血流滞緩,當血液在深靜脈腔内不正常凝結,凝血塊堵塞靜脈腔,會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而深靜脈血栓一旦脫落肺部就會造成緻命的肺栓塞。
因此,不動是很多靜脈血栓形成的關鍵,所謂“流水不堵”血管也是如此,要遠離靜脈血栓,多動動。
2. 心髒血栓愛堵“腦”
最容易長心髒血栓的是房顫患者,房顫患者因為心房正常的收縮運動消失導緻心腔内形成血栓,尤其是當左房栓子脫落之後,最易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栓塞。
3.動脈血栓愛堵“心”
動脈血栓十分兇險,當凝固的血塊像塞子一樣堵住血管,導緻組織器官沒有血液供應,就會導緻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動脈血栓最常見出現的部位是心髒血管,導緻冠心病,當冠狀動脈持續性缺血缺氧引發心肌壞死,出現急性冠脈綜合征或心肌梗死。需要注意的是,多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會在前期出現心絞痛現象。
簡單判斷血管堵沒堵,摸摸這個地方!
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簡單判斷血管堵沒堵?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醫師高登峰2022年7月在發布視頻介紹,血管是不是堵塞,摸摸腳背就能判斷,準确度還挺高的。②
高登峰介紹,我們腳背上密布着很多血管,特别是腳背中間最高點,這裡的動脈相對比較“淺”,我們一般人比較容易摸到動脈搏動,這個地方就是“足背動脈”。它跳動的強弱、兩邊(跳動)的信号是否統一,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這是因為一方面“足背動脈”位于體表的動脈,信号相對比較強;另外一方面,它位于肢體的末端,整個下肢動脈的通暢情況,都會影響到它。如果摸不到或信号比較弱的時候,就提示我們的下肢動脈可能堵塞了;此外如果兩邊信号不一樣,也應該重視。
身體出現這4個信号要留意
除了日常摸腳背來判斷血管是否堵塞,當血管堵塞時身體還會出現一些“症狀”,一定要引起重視。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神經外三科主任金永健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當血栓形成初期,身體是沒有感覺的,當形成90%時,便會發生血管栓塞。也就是說,一旦血管堵塞有所表征,便是已經到了嚴重時期。要做好血栓預防,就要注意身體所傳遞的這些信号。③
信号一——暈
平時休息時,突然一陣眩暈,失去平衡和協調能力,甚至發生昏厥現象。要注意,這是腦血栓最為常見的先兆。如果經常發生,則盡早到醫院就診為好。
信号二——麻
當人體血液中有血栓,四肢會因為供血不足而出現麻木、疼痛的感覺。所以,如果在生活中,突然感到腿疼、有壓迫感或者是下肢麻木等,一定要警惕。
信号三——跛
如果血管堵塞加重,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走幾百米,便會感覺腿酸,需要休息一會才可以緩解。血栓會引起供血不足,導緻肌肉酸痛。
如果忽視下肢動脈堵塞,病情進一步進展,就有可能導緻下肢嚴重缺血,皮膚溫度下降,足背及胫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不行走時也會下肢疼痛,進一步發展可出現肢體破潰,傷口不能愈合,甚至組織壞死。
信号四——腫
血栓在靜脈中形成,血液無法回流到心髒,壓力會導緻液體擴散到腿部組織,最容易辨識的就是突然單側腿腫了,常見于膝蓋以下部位。如果感覺小腿腫脹但目測無法确定,可以用卷尺測量比對。
保護血管防止血栓,記住這9個方法
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王星2022年3月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刊文表示,我們普通人需要做的,是如何保護血管,防止血管狹窄,防止血管堵塞。這9個方法要記住!④
1. 控制血壓
高血壓會加重動脈硬化,讓血管變硬、出現更多的“裂紋”。這樣容易堆積更多的“血管垃圾”,也就是血管斑塊。所以要控制高血壓,預防動脈硬化加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減少血管斑塊。
2. 控制血糖
糖尿病會導緻血管内皮炎症反應加重,進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産生更多的血管斑塊,導緻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要控制血糖,預防動脈粥樣加重,以免産生更多的“血管垃圾”,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 控制血脂
長期的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後,會在血液裡産生更多的類脂質物質,這些物質容易堆積在血管内壁,也就是“血管垃圾”,也就是血管斑塊。所以要控制血脂。
4. 科學飲食
過多的油膩食品,尤其是飽和脂肪酸也就是肥肉、内髒、豬牛羊肉等,以及反式脂肪酸,比如各種西式快餐、油炸食品、甜酥皮點心等。這些食物會升高血脂,進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還有,吃鹽過多、水果不足、蔬菜不足、粗糧不足、堅果不足、水産品不足等都是不科學的飲食。
隻有全面的低鹽、低油、低糖、少精細糧的飲食,多蔬菜水果,增加水産品,多種多樣的飲食才是科學的,才是保護血管的飲食。
5. 控制肥胖
肥胖是血管斑塊、血管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肥胖不但會導緻“三高”風險增加,更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我們必須從小、從管住嘴邁開腿來管理好自己的體重,以免體重超标、發生血管損傷。
6. 遠離煙酒
吸煙不但會損傷肺髒,也會損傷血管,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加重血管堵塞。喝酒,尤其酗酒會升高血壓,升高血脂,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進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要遠離煙酒,戒煙戒酒。
7. 堅持運動
長期坐着、躺着不運動,血液循環會減慢,心肺功能也會減退,加重血管斑塊形成。所以要堅持運動,每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中等強度的跑步、快走、騎車、遊泳等運動,能夠保護血管。
8. 避免熬夜
導緻血管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熬夜。為了血管通暢,一定不要熬夜,到點睡覺,有利于保護血管。
9. 好的心态
長期的心态不好、負能量也會導緻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暴躁時心梗風險會增加數倍,憤怒時心血管猝死風險也會成倍增加。所以要有一顆積極、善良、陽光、感恩的心,有利于保護血管。
本文綜合自:
①2017-06-30健康時報《血栓愛堵三條道兒》
②2022-07-30騰訊視頻“心血管内科高登峰”《血管是不是堵塞,摸摸腳背就能判斷》
③2019-10-08健康時報《血栓形成的四個信号》
④2022-03-23人民日報健康号“心血管王醫生”《 做好這9點保護好血管!》
來源: 健康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