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杜甫 〔唐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五言律詩約寫于唐肅宗至德二年,也是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詩人杜甫被叛軍俘虜押往長安,已經很久沒有家人的音訊了。這首詩的第一二句主要描寫了詩人回到長安之後,所看到的殘破不堪的景象,第三四句則是以樂景表哀情,美麗的鮮花和清脆的鳥鳴本來是賞心悅目的事情,但是,這些在詩人内心已經變成了悲傷的事情了,因此,這四句是寓情于景,分别用四個字“破”、“深”、“濺”、“驚”,表達了詩人無限悲傷哀痛和憂國憂民之情;第五六句則是描寫了戰争還在持續,似乎沒有盡頭,此時的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自己和家人天各一方,音訊全無,内心是何等的彷徨!第七八句則是通過對滿頭不勝簪的白發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内心無比哀愁苦悶的心情,讓讀者不勝唏噓!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赅,充分體現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難怪有人說甯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因為戰争,受傷的總是普通老百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