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周到君就看到#袁隆平雕像前滿是鮮花#上了微博熱搜!
原來,今天是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學裡,有不少學生來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獻花悼念。

許多鮮花上都寫滿了緬懷的字條: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今日是學校的豐收,而您代表全國的豐收


還有學生們說會接力完成袁老禾下乘涼夢:
在稻香滿穗時來看您,您一定很欣慰,我們也定當珍惜當下幸福生活,努力奮鬥,繼續完成“禾下乘涼夢”
我會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謹記您的教誨,心在最高處,根在最深處……


網友們看到這一幕也紛紛表示,“今天我也乖乖把飯吃完了”“我們都有好好吃飯”↓
風吹過稻田,我們不禁想起袁老。
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
袁隆平用這句話勉勵青年,他的精神激勵着無數國人為夢想前行。用汗水澆灌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就是對袁老最好的紀念。
今日秋分,迎來收獲時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還記得播種時的淅瀝春雨,耕耘時的盛夏驕陽嗎?

稻谷飄香,蟹肥菊黃,我國多地迎來豐收,同時今天也是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複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開始文藝彙演與農事競賽,秋分,也被正式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我們常說五谷豐登,
那麼“五谷”是哪五種谷物?
稻黍稷麥菽,這些都是啥?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自1986年起,在糧食生産方面,中國在過去30年中都保持了全球第一,而且是斷層式第一,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具體來說,2018年中國的糧食産量是6.15億噸,位列第一,美國位列第二,産量是4.67億噸,第三位的印度糧食産量是3.16億噸了,大約是中國的一半。

另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耕地面積19.179億畝。

截至2020年,糧食産量連續六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持續居世界第一。

水稻、小麥自給率保持在100%。我國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可多養活1600萬人。

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中國數以億萬計的農民,他們都在默默用自己的行動讓中國人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每一粒糧食都凝結着汗水,我們一定要好好吃飯拒絕浪費。
(資料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網)
來源:周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