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馮晨晨
國慶七天長假,回家探親、朋友聚會、遊山玩水……不少人這樣安排假日,但也總有人堅守崗位。
國慶,我在。
我在高速公路口子上守護一路平安;我在西湖邊最美人牆當志願者;我在剛上新的地鐵19号線堅守崗位;我在杭州之門工地努力“搬磚”;我守着一片小店;我奔波在各大婚宴現場;我在直播間為将來打拼……
2022年這個國慶長假,錢江晚報•小時新聞7路記者将跟随7個在杭州留守的人,親曆他們的堅守和奔忙,記錄他們不一樣的努力和奮鬥。
第五篇,來自記者方力的“國慶,我在”。(之前報道:國慶,我在 | 如“最美人牆”那一抹紅般綻放,親曆第一線的堅守和奔忙)
1】十元的片兒川,附近的老人都知道這個福利
今天(10月4日)是重陽節,一大早冷空氣攜北風呼嘯,63歲的王坤華約上王根華一起去老地方“幸馬小館”吃面。
這家小館子也是今天我跟着老闆見習餐飲店長的地方。
還沒和老闆接上頭,我先和這兩位老居民聊了起來。
他們吃的真實惠。
兩碗片兒川二十塊,打十塊錢楊梅酒,還有送的花生米,統共三十塊錢吃得很樂胃。
“我特别愛吃油渣。”王坤華吃得香噴噴,一直對我說這面味道好,分量很足,别的地方十塊錢肯定不夠的。
一旁的王根華附和着說,“裡面的肉也好,比較嫩。”
兩位老人都是杭州翠苑街道保亭社區的居民,經常來這裡吃實惠的片兒川。
“老闆開店總有二十多年了,在我們保亭村沒拆遷前,最早的時候是一家很小的炒菜店。”
王坤華說,老底子杭州人喜歡吃片兒川,周邊居民也都知道老闆這個“隐藏菜單”,經常會光顧。
這兩位胃口很好,嗦一大口面,嚼幾顆花生米,再抿一口老酒,有滋有味。
我看着都香啊!
2】怕老年人吃飯不方便,推出愛心面條一年多了
57歲的老闆曾志平,光頭,穿了一件樸素的短袖上衣,此時正蹲在後廚認真擇菜,“本地青大蒜正上市,我要搞搞清爽,用來炒菜特别香。”
于是,我就坐在小闆凳上和他一起擇菜。
後廚有十幾個員工,但今天突然增加了7張十人大桌,人手就有點吃緊。
“今天洗菜工要清理好幾隻甲魚,沒工夫了。”曾志平是個停不下來的人,早上才去菜場買菜,簡單對付了一碗面條,就來後廚幫工。一來減輕員工壓力,二來好的食材自己動手整理放心。
“幸馬小館”不是一家面店,而是桐廬菜餐館,上下兩層樓,裝修頗精緻。
曾志平1986年從桐廬到杭州務工,從踩三輪車送貨開始讨生活。
後來,他開始給自己打工,就在保亭村的一間農民平房裡,開起小餐館,主打桐廬菜,燒菜打雜全部自己幹。
菜好吃實惠,老闆實在,餐館逐漸積累了口碑。
随着保亭村拆遷,2014年曾志平把店鋪搬到教工路,離老店很近,就隔着一條馬路。
2021年,保亭村回遷安置房保亭人家交付,他又回到翠柏東路“老店新開”。
“我一直沒有離開保亭,我在這裡起步、發展,居民對我一個外鄉來奮鬥的人很照顧,現在我也是做爺爺的人了,對這裡很有感情也很感恩。”
我發現很多人進門就和他打招呼,很熱情,彼此像老朋友。
去年,曾志平了解到社區裡還沒有老年食堂,年紀大的老人要餐餐燒飯真的很不方便,就想着推出一款平價面。
“杭州人愛吃片兒川,于是就定了這款10元的片兒川。”
他把公告貼到社區裡廣而告之,還在店裡挂出愛心菜小黑闆,歡迎街坊們随時來吃面。
一年多來,附近很多老人來吃過愛心面,甚至還有90歲以上的老人來店裡嘗鮮,那就直接免單了。
3】哪怕隻有一個老人來吃,店裡都會備好面條
我嘗試端了端後廚的盤子,發現完全使不上勁。
“這肯定的,家裡這點盤子,和飯店肯定不一樣。”一位廚師過來幫了一把,這讓我有機會觀察那碗片兒川的食材。
客人桌上那一碗量大便宜的面,食材真的不湊合。
筍片要新鮮,現在這個季節就用茭白代替,豬肉要嫩,雪菜一定要用甯波雪菜才鮮。
還有,店裡每天都要熬豬油,油渣可以讓整碗面增香不少,老年人也比較喜歡。
“以前一天平均能賣20碗片兒川。上個月,離店一百來米開起了社區老年食堂,來吃面的老人明顯少了。”曾志平淡淡地笑了,人少了沒關系,他從沒有指望面條賺錢,老年人吃飯方便就好。
曾志平擇完菜,就要趕着去進貨,“店周邊都是居民區,食材必須要嚴選。”
臨出門,他和王坤華幾個老街坊寒暄幾句。“他的孫子也很喜歡吃我的面條。”曾志平小得意。
今天重陽佳節,店裡8個大桌全滿,他有些馬不停蹄。
有說有笑,老哥倆的面碗也很快見底了,“我湯都快喝光了。”王坤華打趣着,外面冷風冷雨,身上熱乎乎。
他們走了,我就上去收碗筷擦桌子。
一兩個碗盤,可以直接用手拿到後廚,但一堆碗盤就要用托盤了。
我戴上袖套試了試,用托盤托起五六個碗盤,着實有點重量。
稍稍有個空隙,曾志平說,自己也年過半百,覺得老年人有時候有點孤獨。
他的店重新裝修過,環境還可以,希望能提供這樣一個舒心的地方——有的老人舍不得點菜,就可以吃一碗實惠的面條,有肉有菜也有滋味;也可以結伴來吃面,喝喝老酒聊聊天,說說笑笑。
他說,無論有沒有老人來吃,哪怕隻有一個老人光顧,他的店門都敞開,都備着面條和油渣。
4】老居民叫老闆“條兒”,新杭州人叫“光頭”
這家店是翠苑街道推薦的,今天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小姐姐特地來嘗片兒川,非常認可。
她說,報老闆的名字可能沒人知道,因為保亭的老居民都叫他“條兒”,他身高1米86,隻是常年燒菜現在有點駝了,新杭州人索性叫他“光頭”。
“光頭”老闆每天清晨5點跑三四家菜場買菜,每天晚上10點清理後廚冰箱食材……打拼的節奏還和第一天開餐館一樣。
多年經營,居民們對這家店很信任,逢年過節擺酒席都會選擇“條兒”。
“我們很熟悉這裡居民的口味,國慶也好,春節也好,一般都會安排一個老鴨煲。”
店裡人來人往,我跟着一起招呼客人,查看包廂預定情況。
“點菜?我不點了,他(曾志平)都會安排好的。”我拿着小本子和圓珠筆,問一位來訂包廂的客人,對方馬上指了指老闆,轉身出店。“知道的,知道的……”曾志平笑笑。
大概是天氣下雨的緣故,今天中午來吃面的老人不多。
“歡迎更多的老人來吃實惠的面條。”曾志平說,老居民們放心,片兒川的價格以後不會漲,口味也不會打折。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