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富春山居圖山水畫

新富春山居圖山水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09:08:42

新富春山居圖山水畫(山水畫作第一神品)1

黃公望(1269--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字子久,号一峰,後入“全真教”,又叫大癡道人等。《道藏》收入金月岩編 、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同時,他著有《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傳世的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霁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等。

黃公望被稱為中國山水畫的一代宗師,他的山水畫“山川渾厚,草木華滋”,堪稱山水畫的最高境界。

新富春山居圖山水畫(山水畫作第一神品)2

《富春山居圖》以描繪富春江兩岸景色而著稱,作品早已是家喻戶曉。

  公元1347年,78歲高齡的黃公望來到富陽,在東洲白鶴霄箕泉定居。富春江位于新安江下遊,從桐廬經富陽進入錢塘江。沿江三百裡風光,彙集了悠久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從東漢時代起,經孫吳至唐宋,留下了許多名勝。唐初張虛若的《春江花月夜》,更是把這裡描述成仙境一般。由于這些豐厚的文化積澱,使黃公望對春江兩岸的風景流連忘返、如癡如醉。他攜帶畫本、墨筆,不斷地對景寫生,積累畫稿。《富春山居圖》,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的。

  在圖卷完成的前前後後,留下了許多傳奇式的故事。他在畫上題跋雲:“至正七年,仆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于南樓,援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亶亶。布置如許,遂旋填答,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着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奪者,俾先設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習慣上,人們對繪畫作品都隻看畫完的結果,不太注重創作的過程。而通過題跋,我們對其過程有了一個具體的印象。無用師是畫家道教中的朋友,所以這幅作品也就處理得特别用心。特别是畫家的道教思想自然地反映在構圖之中,對風水的認識,是《富春山居圖》經營位置的重要依據。

  與許許多多曆史上成功的畫家一樣,其初衷未必是當個純粹的畫家。黃公望也是在報國無門、仕途無望的情況下,以傳道和繪畫作為生存方式及性情之寄托。他雖号為“大癡”,但并沒有象徐渭那樣瘋賴,也沒有象凡高那樣極端。他性情溫和、睿智,在官與隐、儒與道之間,找到了最佳的平衡點。這是他的“吏員腑髒”發揮了作用,也是他後半輩子生活道路平坦、并享有高壽的主要原因。他的《富春山居圖》象一張畫家的“心電圖”,既充分體現了他清冷明潔的道家風骨,又表現出儒家仕大夫從容不迫的嚴正步履。這也許就是他被推為元四家之首,及數百年來山水畫史上被奉為“南宗正脈”的基本因素。

從圖卷的藝術技巧上分析,該圖境界闊大,氣勢恢宏。山峰多用長披麻皴,準确地表現江南丘陵的特征;平沙則用淡墨勾勒,恰如其分地做到了文人畫所推崇的“惜墨如金”審美要求。在布局上采用積樹成林,壘石為山的方法。基本上是從江南董、巨兩家的演變與傳承。但黃公望把宋人的“深遠”以“闊遠”代之。宋畫的構圖,通常是由近景到遠景層疊上升,正是這一“闊遠”使宋畫成為元畫。對宋人傳統的繼承上,還包括了“思”與“景”兩方面的有機聯系。對黃公望而言,董源的程式語言和風格特點,使他自然地聯想到故鄉常熟虞山的景觀特征。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最能引起共鳴的。而富春江兩岸的風光,又恰好進入到他以往的審美理想之中。所以,師傳統與師造化在這幅傑作中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黃賓虹先生指出:“古人言江山如畫,正是江山不如畫。畫有人工之剪裁,可以盡善盡美。”富春山水成就了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是畫家對富春山水的豐厚回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