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是個人綜合了多個版本的核心觀點加以闡述,本着尊重原文為基礎去解讀。
以簡明清晰的邏輯分析,系統性地概括書中的知識關聯,不過度推理及過度化書中内容的态度去闡述書中知識。
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讀者們多多指正。
上文品讀了“《道德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提出,一個得道者的身心修養,就如同回到赤子的狀态。
即一個人把無為大道修煉到最高程度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進入到“無我”的赤子狀态。
老子把得道之人比喻成了赤子,這是因為赤子無我、無為、無欲,不會傷害任何事物,因此也不會招緻來自外物的傷害。
本章也是強調“物極必反”的道理,還是告訴人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限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朝着它相反的方向轉化,事物強壯到極點就必然會走向衰亡。
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個度,要适可而止,不然就會走向反面。
所以,老子總是不斷強調,要放下過度的貪欲,但并不是放棄,而且以“無為”的心态去行世事。
雖然比較理想化,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但是需要有相當強的毅力,真想得到“道德”的境界,需要長期的堅持。
繼續第五十六章“是謂玄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的智者不會多言,多言者基本不是智者。
塞其兌,閉其門;
塞住其欲望之口,關閉其欲望之門;
挫其銳,解其紛;
削弱其鋒芒,消解其紛争;
和其光,同其塵;
收斂光芒,混同于塵世之中。
是謂玄同。
玄同:玄妙同齊,指“道”。
這就是所謂的“大德”。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達到這個境界後,不分親,不分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分利,不分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不分貴,不分賤。
故為天下貴。
貴:尊貴,被尊重。
所以為天下人所尊崇。
個人理解,以上四句為同一點理解,前五句是行動,後四句是結果。
當做到前面的行為,結果就不會對世事産生區分,沒有所有的親疏、高下、遠近、利弊之分,視萬物同等,合于大道,所以得到天下人的尊貴。
本章中,老子說明真正有道德的人,能達到“玄同”之境界。
理想的人格形态是“挫銳”“解紛”“和光”“同塵”,從而而達到“玄同”的最高境界。
“玄同”的境界就是消除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封閉隔閡,超越于世俗狹隘的人倫關系之局限,以開闊的心胸與無所偏的心境去對待人事物。
就是:淡泊寡欲,低調謙卑,無欲不争,和光同塵,與萬物渾然一體;而且不分親疏遠近,不分高低貴賤,沒有利害關系,這樣的人已經超凡脫俗。
因其符合大道,所以為天下人所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