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貧困生的匿名自白#
01
這兩天,一篇從清華“樹洞”裡面流出來的文章火了。
那是一位貧困生的自白,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入學時獎學金加助學金一共是13000元,扣掉6500元的學雜費,還剩下6500元。
這些錢一半用來買電腦等必須要用的電子設備,剩下的3200元分到8個月,一個月有400元。
這400元,其中的300元作為夥食費,剩下的100元存起來應急備用。
就這樣的一位貧困生,在讀研的第一年,就開始資助4個孩子……
他的經曆,踐行了自強不息,也做到了厚德載物。
02
先解釋一個詞,什麼叫“樹洞”。
這是一個網絡流行詞,來源于一個童話故事,指的是将秘密告訴它而絕對不會擔心會洩露出去的地方。
那篇文章,應該是作者匿名發布在了清華内部的某個平台上。
下面把原文以圖片的形式貼出來,大家也可以去自行搜索。
有眼尖的讀者發現,作者的文章裡存在一個BUG。
在文章中,作者稱自己是一個“單親家庭”,而在後來發出的續篇裡,則說“我是幸運的,我的父母都健在”,有人認為前後矛盾。
其實所謂“單親家庭”,有一種情況是父母離異,孩子隻跟一方生活。
文章的續篇裡隻提到了父親,可能是這種原因。
所以,這兩種說法并不矛盾,我們隻關心文章的内容就好。
03
在生活中,家境貧寒是比較常見的現象,而如何對待貧困,是一個特别重要的問題。
貧困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讓你擡不起頭、直不起腰,甚至沉淪,也可以讓你變得堅強,甚至變得偉岸。
文章的作者,無疑是後者。
從具體的做法來講,作者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
作為貧困生,他規劃好自己的每一分錢,然後通過做家教等工作來改善經濟狀況。
讀研後,除了做家教他還做助教、幫導師寫東西,獲得一些補助。
直到研究生畢業,他也并非是在從事一份特别高薪的工作。
可以說,他能做的,很多人都能做。
他似乎就是我們身邊的某個人,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這恐怕也是那篇文章能感動人、能火起來的原因。
04
不得不承認,作者是優秀而努力的。
高考時,他以全省前十的成績升入了清華,并獲得新生二等獎學金。
在大學期間,他成績優秀,最終順利保研。
在保證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他每天花費四五個小時去做家教。
作者也是一個感恩的人,他每年都會給資助自己的人寫信,在畢業的時候,他專門花自己掙來的2000元錢請一直幫助自己的同學們吃了一頓散夥飯。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他所處的環境真的很好,清華食堂的飯菜很好很便宜,每天10元就既能吃飽又能吃好,清華的老師和同學真的很友善,大家都在盡自己所能幫助這位貧困生。
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樣,清華園裡身殘志堅的矣曉沅學長(參閱筆者以前的文章《困難選擇了我,所以我選擇堅強》),退休後矢志助學的趙家和教授,包括那位一直在資助他的“郭女士”,都給了他很多正面的激勵。
05
很多網友都表示,作者讓我們感動的,不僅是他在困境中的那種堅強,還有他自己身處雨中,仍然不忘為别人撐傘的善良。
他沐浴着愛的陽光,同時也發光照耀别人,正在将愛心傳遞下去。
人人愛我,我愛人人,說起來可能有些虛,但事實的确如此。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什麼,讓這個世界有更多的美好。
我們也許不像作者那樣優秀,但可以像他一樣積極,像他一樣感恩,像他一樣善良。
再普通的我們,都可能做一些不普通的事情。
這也許是清華“樹洞”裡流出來的貧困生自白帶給我們的一點啟示。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