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首先培養孩子做人?這涉及一個教育的原則和順序的問題。《論語》告訴我們,教育的原則就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教育首先要從道德入手,最後才是才藝之類的東西,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個順序千萬不能錯誤了。我的親戚朋友,與我探讨孩子的教育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如你們,你們都是搞教育的,孩子有不會的題,你們可以指導他。這隻是停留在藝的層面,沒有把握教育的實質,這樣教育孩子,孩子肯定會有欠缺。說實在的,我們的孩子極少問我們作業的事情。
南懷瑾老師也強調:“真正的教育是在家庭,學校隻是輔助一下而已”。家庭教育實在是太重要了。當家長們托關系走門子,千方百計地安排孩子進入一個所謂的好學校時,殊不知,真正的教育就在家長自身,學校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我也經常遇到找我安排學生的,原因就是那個學校管得嚴。隻靠外力,隻靠高壓,孩子肯定要出問題的。
在認識了教育的原則和順序之後,在明确了标準,并與孩子建立起了信任之後,關鍵就是要去實施。怎麼實施?就是“上所施,下所效”,就要從家長自身做起,為孩子做好示範,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我們仔細地找一找,都能從孩子的身上發現我們的因素。優點遺傳我們,缺點也遺傳我們,更多的時候卻是,缺點遺傳我們,而優點卻不遺傳我們。我愛好讀書,我的孩子也愛好讀書,我讀書的時候,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裡,我的孩子也是如此,無論是讀書還是寫作業,都先把房間的門關上,不讓别人打擾。由此可見,我們大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在孩子面前,我們隻能不斷地檢點我們的行為,為孩子做好榜樣。
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強調,當女人做了母親之後,口紅建議都不要塗,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太強了。我的大女兒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晚上放學的時候,經常拿着家裡的笤帚,不斷地拍打牆壁,一邊拍打,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開始不知道孩子怎麼回事,仔細一觀察才發現,是在模仿老師講課和教訓孩子。還有一次,也是在幼兒園的時候,她非要把腳趾打成紅指甲,不知道為什麼。當我送她去幼兒園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個老師的腳趾就是打的紅色。
在孩子面前我們隻能低下我們高傲的頭顱,不斷地檢點我們的行為,為孩子做好榜樣。家長的一颦一笑,對于孩子都是教育。我經常見到抽中華煙的人,任意丢棄煙盒和煙蒂,這就是在告訴孩子,可以不顧别人的感受,随意的破壞環境;在飯桌上吃飯,一個常見的吧唧嘴,教給孩子的就是不顧别人的感受,想幹啥就幹啥。當孩子有一天,突然做出出格的事情,您不要意外,都是我們家長影響的結果。悲哀的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天真地認為,我不這樣啊!不是你不這樣,而是你沒有發現。
我有一句話聽起來有點偏激,但仔細思考一下,就是那麼一回事的話,這句話就是:除了先天的因素外,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還有一個錯誤管理孩子的誤區的形象比喻:就是家長得病,給孩子吃藥。好多家長向我咨詢孩子的問題,最後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原因。
一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就知道給孩子補課。給孩子補課可以,但是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學習不好。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肯定是學習不在狀态。為什麼不在狀态啊?不在狀态你還給他補課,有用嗎?效果不大。就像牛不喝水,你非得按住牛頭讓它喝,結果是老牛一甩頭,不玩了。要找原因,我觀察的結論就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有心理障礙,而這個障礙,主要來自家庭和家長。
《學記》講;“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訓練小馬駕車,先要老馬在前面帶。還是那句話:孩子不用管,全憑德行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