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宋代詞人周邦彥這首《蘇幕遮》實為曆代荷花詩詞中名作,全詞清新自然,上阕寫景,下阕抒情,寫景傳神,寫情動人。“燎沉香,消溽暑”,開篇點明時節,正是盛夏之時,室内燃香消暑,初顯悠閑之意。再從室内寫到屋檐,“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呼”字極為傳神,暗示昨夜下雨,今朝已晴,“窺”“語”二字更是寫出鳥雀活潑之态、悅耳之音,展現一幅清麗的盛夏清晨圖景。再寫到室外的風荷搖擺,“葉上初陽幹宿雨”一句,清新明麗,寫出雨後初晴時荷塘的澄澈與新妍。“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清圓”寫出荷葉的圓與青翠,“一一”寫出荷花次第搖擺的清雅姿态,再着一“舉”字,更是動态可掬,描繪出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一句,構成了一幅恬淡清麗的賞荷圖,使人仿若看到在那美麗清圓的荷葉上,露珠晶瑩,又在朝陽下逐漸消失,清風吹來,荷葉一片片随風搖擺,荷花一朵朵輕盈搖曳。這句對荷花的傳神描寫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實為寫荷之絕唱。
詞的下阕抒懷,由眼前的荷花圖聯想到故鄉風物,表達思鄉之情。“故鄉遙,何日去”,直言思鄉;“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長安”指北宋都城汴京,正是當時詞人客居之地。“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自己思念家鄉故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從對方處寫來,更加襯托出詞人對故鄉親友的思念。“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一句,寫夢中小舟劃入荷塘,以夢作結,如夢似幻,在希望中更添了一份朦胧的怅惘和憂傷,使思鄉之情更加濃郁深切。
晏殊寫有兩首《漁家傲》,亦為寫荷之名作:
漁家傲(晏殊)
荷葉初開猶半卷,荷花欲拆猶微綻。此葉此花真可羨。秋水畔,青涼傘映紅妝面。
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葉情無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頻祝願,如花似葉長相見。
漁家傲(晏殊)
荷葉荷花相間鬥,紅嬌綠嫩新妝就。昨日小池疏雨後。鋪錦繡,行人過去頻回首。
倚遍朱闌凝望久,鴛鴦浴處波文皺。誰喚謝娘斟美酒。萦舞袖,當筵勸我千長壽。
“荷葉初開猶半卷”一詞,先寫荷葉、荷花初開之景:荷葉初開,仍未完全舒展,實為新荷之态;荷花初綻,含苞待放,正是小荷之時。荷葉荷花共生,“青涼傘映紅妝面”,荷葉如碧傘,荷花如紅妝,故詞人有“此葉此花真可羨”之感慨。荷葉荷花深情無限,然而人間卻多離别,“争奈世人多聚散”,故詞人曰“頻祝願,如花似葉長相見”,借相依相生的荷葉荷花表達詞人對長相守的期盼。
“荷葉荷花相間鬥”一詞,主要描繪雨後荷塘的美景。“紅嬌綠嫩新妝就”一句,寫雨後新荷,荷花嬌豔,荷葉青翠,宛若新妝女子,鮮妍明媚,故引得“行人過去頻回首”。詞人倚欄而望,鴛鴦浴處,水面波紋生,遂斟美酒,賞歌舞,并表達長壽之祝願。全詞清新明麗,借雨後初晴的荷花圖,寫夏日的悠閑與惬意,表達對長壽的期盼和祝願。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采蓮曲的歌聲,從漢樂府裡一直傳來,看魚戲蓮葉間,或采蓮寄故人。從漢樂府到《古詩十九首》,采蓮之思一直延續,如《涉江采芙蓉》,詩曰: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全詩從家鄉思婦和他鄉遊子的視角出發,借“涉江采芙蓉”來表達雙方相互之間的思念之情,反映了遊子思婦的離别與相思。“芙蓉”是二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二人深情的見證。
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中也寫到了采蓮,詩中曰: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這是一位女子對情郎的思念之歌,開門郎不至,則出門采紅蓮,借采蓮來表達對情郎的愛慕與思念。詩歌集中筆墨描寫女子的含情姿态,通過“采蓮”“弄蓮”“置蓮”三個動作,寫出女子的心理狀态,“蓮”與“憐”諧音雙關,“憐”即為“愛”之意,委婉表達女子對情郎的愛戀之情。同時,“蓮子清如水”暗喻感情的純潔,而“蓮心徹底紅”則體現女子的羞怯和感情的濃烈。全詩委婉含蓄,又滿懷深情。
南朝梁元帝蕭繹作有《采蓮賦》,賦曰:
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故以水濺蘭桡,蘆侵羅袸。菊澤未反,梧台迥見,荇濕沾衫,菱長繞钏。泛柏舟而容與,歌采蓮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願襲芙蓉裳。”
全篇先寫河中紅蓮圖:淡紫的莖幹出于綠水,初開的紅蓮亭亭玉立。荷葉宛若翠蓋,遮住綠色的蓮蓬;蓮蓬之中,藏着素白的蓮子。再寫夏日采蓮圖,少男少女們輕舟蕩槳而來,他們同心相映,杯酒傳情。“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動而萍開”一句,寫舟泛河中,蘭棹将舉,卻已被水藻牽挂;船身未移,浮萍卻早已漾開。“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一句,寫船中男女調笑之态,刻畫少女神情心态惟妙惟肖,仿佛身臨其境,盡顯夏日采蓮之趣。最後以采蓮曲作結,小歌一阕,更顯泛舟采蓮的悠閑與快活。“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一句,更是融合了美景與美人,渾然一體,展現出一幅惬意歡快的江南夏日采蓮圖。
唐詩裡也處處充滿了采蓮的愉悅氣氛,如李白《采蓮曲》詩雲:“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白居易《采蓮曲》詩雲:“菱葉萦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王昌齡的《采蓮曲》亦廣為傳誦,詩曰:“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唐詩裡的采蓮曲,色調更為明豔,風格活潑清新,采蓮之趣躍然紙上。
宋詞裡也彌漫着采蓮詩意,如歐陽修的《蝶戀花》,詞雲: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隻共絲争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隐隐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開篇“越女采蓮秋水畔”,點明人物身份和活動環境,再寫女子采蓮的動人情景,靈巧而優美,“暗露雙金钏”一句,更顯含蓄和朦胧之美。“照影摘花花似面”一句,以荷花比女子,佳人臨水照影,人面荷花相映紅。“芳心隻共絲争亂”一句,則暗示人物内在感情,表現人物内心矛盾,以藕絲之亂比喻女子芳心之亂,構思絕妙而富有神韻。下阕寫采蓮船在風浪中的颠簸和掙紮,煙霧迷離,女子與同伴分散。“隐隐歌聲歸棹遠”,同伴或許已經回家,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寫女子若有所失的怅惘之态。全詞寫采蓮女的相思和離愁,曲折深婉,引人遐想。《采蓮曲》中的歌聲,從漢樂府的“江南可采蓮”,經《古詩十九首》順流而下,穿過唐風宋雨,穿過文學與光陰的扉頁,灑落在每一個荷花盛放的夏天。
(原标題:荷風送香氣 盛夏共賞蓮)
文/郭林麗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