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5 20:06:53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交流一個話題,欲修身,先養心。這似乎老生常談,不過卻是一個常常被你、我忽視的一個真道理。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1

欲修身 先養身

比如,你去問海明威,他會對你說,“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鬥。” 可是,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嗎?就自然世界來說,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确堪稱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适宜人類居住。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2

美麗的地球

但從人文來看,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殘酷的,嬰兒時期,你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圍着自己轉;兒童時期,你幻想長大了,能變成英雄,擁有絕世武功,保護世界;後來,你希望學有所成,學成文武藝,為社會做貢獻;再再後來,就是我們現在,戀情破滅,工作不順,房東催租。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3

苦的世界

反觀我們的四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利往,美國、西方是以資本為中心,中國、東方在資本主義大潮沖擊下,也是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我們讀着羅曼羅蘭的名言:“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它、(熱愛生活)。”不過,我更相信

另一句:“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就已經死去了。”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4

我看到大多數人,二三十歲以後、或者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就拒絕成長了。不再對外面的世界有好奇、有冒險、有探索;不再對知識有渴望、有增加存量的更新,對不滿意的人和事,不再有去改變、去改造的熱枕和投入,我們的人生

好像過了長粉刺的階段後,就不增長身體了,就是身體和周遭圍的東西發生氧化反應,一天天衰老。這一點,連心學宗師王陽明都不例外,他一生太不如意:被貶、被誣、被廷杖,進大獄,和許許多多的常人所不同的,是王陽明能立地成聖人,成為五百年第一人。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5

王陽明是怎樣做到的呢?就是那個思想

人生所有問題,都源于你的内心!

所以,何老師總結王陽明經驗,叫做“欲修身,先養心”。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到的:“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隻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其意思是,當代社會中,有多少人忙于追求物質的享受,弄得自己心力交瘁,整天怨天尤人,欲逃離而不得。這些人都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萬事萬物以修心為主。

這句話我特别認同,很直觀的感受,每次心情一不好,就容易來個頭疼腦熱的。

别人說:“你怎麼體質怎麼差?”其實我自己知道,身體上的疾病常常發自于“心病”。

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林黛玉為什麼老是咳嗽?因為悲傷、傷肺;為什麼生氣的時候肝會疼?因為暴怒會調動肝功能,傷肝。還有思慮、傷脾,驚恐、傷腎……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6

除了這負面情緒,喜悅也會損害身心。

比如“範進中舉”的故事:範進,多年考不取功名,本以為要過一輩子苦日子,可是一朝終于得到了、朝廷的功名,一時間心中所有的怨、愁、喜等全部翻湧出來,喜極而泣,乃至發瘋。

林黛玉性格的三次轉變(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真道理)7

總結來講,無論是好的情緒,還是壞的情緒,隻要過度了,都會讓我們生病。所以孔老先生一直強調,做人要中庸。喜怒哀樂保持平衡,才能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所以,買多少保養品,都不如保持一顆平和安樂的心。學習壬陽明心學,你就是不想成賢成聖的,也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啊!

好,這次我們就談這裡,下次我接着談“心狹禍之根,心曠福之門”,謝謝你的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