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冰喝冷飲
明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可見在明代,一到立夏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淩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賞賜給官員。立夏日,宮廷裡吃冰,老百姓們則喝冷飲來消暑。據說,江南水鄉還有在這一天烹食嫩蠶豆的習俗。吳藕汀《立夏》詩中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櫻筍餞春歸。”
2、立夏“稱人”
圍繞立夏,民間也衍生出不少有趣習俗。立夏“稱人”就是其中之一。
夏天到來後,由于氣候炎熱等原因,人們容易不思飲食,體重多少都會下降。“稱人”就是在立夏日用秤給人們稱體重,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然後,等夏天過去再稱一次體重,和之前的體重做對比,借此分辨健康情況,好及時調理身體。
3、鬥蛋
此外,民間還有“鬥蛋”遊戲。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着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
由于人們在夏天容易出現嗜睡、精神不振等情況,俗稱“疰夏”,人們會給孩子拴上“疰夏繩”:用五色絲線系在小孩的手腕等處,以求消暑。這同樣表達了人們祈福消災的美好願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